火烧花(学名:Mayodendron igneum (Kurz) Kurz)为紫葳科火烧花属小乔木植物;树皮光滑,嫩枝具长椭圆形白色皮孔。小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两面无毛。花序有花5~13朵,组成短总状花序,着生于老茎或侧枝上,花梗长5~10毫米。花萼佛焰苞状,外面密被微柔毛。花冠橙黄色至金黄色,筒状,基部微收缩,檐部裂片5,半圆形,反折。花丝基部被细柔毛,花药个字形着生,花药及柱头微露出花冠管外。花柱柱头2裂。常在树干或老枝上开放,如熊熊燃烧的火焰,故名火烧花。蒴果下垂,木栓质。种子卵圆形,具白色透明的膜质翅。花期2~5月,果期5~9月。
火烧花植株高可达15米,三出羽状复叶,小叶全缘,椭圆形,顶端浅裂。总状花序着生于小枝或老枝上,极为独特,为热带特有景观。其花萼为佛焰苞状,一边开裂,密被细柔毛。花冠坛状,橙黄色至金黄色,常在树干或老枝上开放,如熊熊燃烧的火焰,故名火烧花。
它是公园、庭院、街道、风景区的优异园林风景树种,可栽培于草坪中、水塘边或主干道路旁作庇荫树或行道树,也适宜孤植或列植观赏。其它,它的花可食用,树干是优异的家具用材。
养殖对策火烧花由于其多季开花,能够多季采种,因而播种养殖是养殖种苗的重要措施。其蒴果成熟时,果皮由青色转为黑褐色,此时,采下果实放在无风处晾干或晒干,裂后轻轻敲出种子,在适宜季节可即采即播,在冬天天冷时可贮藏至第二年春季播种。由于种子细小,一般采用撒播,播后覆薄土。种子播种后在25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坚持播种床湿润,一般1周左右发芽,发芽率为60%至80%。小苗成长50至60天,苗茎稍木质化时,即可移至大田种植,1至2年可出圃,3至5年可开花。
火烧花的扦插成活率低,采用营养物质养殖时可用嫁接、高空压条等办法提升成活率并进行矮化然后用于盆栽。采用养份养殖获得的植株,一般1至2年即可开花。
种植技术火烧花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喜高温、高湿和日光充盈的环境,但能耐干热和半荫,不耐寒冷,忌霜冻。成长适温23至30摄氏度,能耐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但长期处在5至6摄氏度的低温,其枝条会受到冻害。在我国华南地区可露地种植,其他地区只能矮化后盆栽,冬天移入室内。喜土层深厚、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不耐盐碱。在干旱贫瘠土壤上成长缓慢。
火烧花不喜大肥大水,栽培时施足底肥,早先每年只施1至2次复合肥即可成长良好。盆栽时.要少施氮肥,抑制浇水,避免徒长并经常修枝整形,抑制株高。火烧花的抗性强,较少形成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