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又名日日春、山矾花、天天开等,为夹竹桃科的常绿直立亚灌木。株高30厘米~50厘米,叶长椭圆形,深绿具光泽。花腋生,花冠高脚碟状,五裂片,平展开放,呈电扇叶布列,花径3厘米~4厘米,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
长春花的嫩校顶端,每长出一叶子,叶腋间即冒出两朵花,因此它的花朵特多,花期特长,花势繁茂,死气沉沉。从春到秋开花从不连续,所以有"日日春"之美名。
长春花原产西印度,性喜高温高湿,耐半阴,成长最适温度为20摄氏度~33摄氏度。在我国南方各省,可露地种植。在长江以北的地区,多作盆栽欣赏,春末移至室外,冬天室内越冬,最低温度应坚持在5摄氏度以上。
长春花多采用播种养殖。早春播种,小苗早期成长缓慢,待新苗长到3片~4片真叶时,开始分苗移栽。蒲月份定值花坛中,隔3天~5天浇水一次,恰当追施磷钾肥,则花多叶茂。扦插养殖:可在春天取越冬老株上的嫩枝,剪取8厘米长,附带一些叶子,插于湿润的沙质壤土中,生根温度为20摄氏度~25摄氏度,小心遮阴及坚持湿度。苗高10厘米时,打顶促进发棵,然后上三寸盆,逐步翻到七寸盆。又长春花的成熟果实能自行开裂散落种子,应堤防观察其果实发黄时,即应准时摘取,否则难采得种子。
长春花不仅姿态秀美,花期特长,而且它还是一种防治和治疗癌症的良药。据当代科学研究,长春花中含55种生物碱。其中抗癌成分为长春碱、长春新碱、环氧长春碱、异长春碱、烃基长春碱等。由于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对治疗绒癌等恶性肿瘤、淋巴肉瘤及儿童急性白血病等都有一定疗效,因此,它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多的抗癌植物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