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一般指柑橘(芸香科下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芸香科柑橘亚科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除枳以外),用作经济种植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种植的柑橘重要是柑橘属。 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蕊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一、产生危害特性、防治和治疗指标和适时 1、柑橘全爪螨(又名红蜘蛛):重要危害叶、枝和果实。受害叶子正面和果实表面,形成苍白色斑点。当每叶(果)上有虫、卵5~~10头(粒)时是重点防治和治疗适时。 2、柑桔锈螨(又名锈壁虱),以成、若螨刺吸果实、叶子及嫩梢汁液。果实受害后变成黑褐色,俗称“黑皮果”,并满布龟裂网状细纹,果形变小,品质变劣,大大下降果品产量和质量。叶子受害,色泽变锈褐色,并常引致落叶,影响树势,为柑桔生产的主要害虫。有显著的世代重叠征象,一般为孤雌养殖。夏天高温干旱有利于形成。每当叶、果上有虫2~~3头时或见灰色露状物时,是重点防治和治疗适时。 3、柑桔潜叶蛾:是危害柑桔叶子的重要害虫之一。一年形成10多代,以每年7~8月间嫩梢抽发盛期为害最烈,尤以秋梢为害最重。差别地区出现早迟亦有差异。成虫喜产卵于长度1~4厘米之间的叶子,幼虫孵化后,即由卵壳底面潜入叶子表皮下,开始取食,用口器掀起叶面表皮,取食细胞汁液,蜿蜒前进,做成弯曲的银白色隧道。被害叶子常卷缩,易于脱落,并容易诱发溃疡病及供给另外害虫的栖息或越冬场所。 受害叶子上有很多银白色虫道。夏、秋梢萌发期是重点防治和治疗期。即放梢后7~~10天,当嫩梢有虫或卵的叶率达20%时为防治和治疗适时。 4、柑橘蚧类害虫:是柑桔上产生种类最多的害虫,该类害虫养殖力强,产卵量多,数百粒至千余粒,孵化期不整齐,前后约需1个多月,这给防治和治疗上带来了更大困难。孵化后的幼蚧爬到合适部位后,便把口器插入植株组织,开始吸汁危害,同时分泌蜡质或介壳固定下来,不再移动。蚧类害虫能危害叶子、枝干、果实和根系,叶子被害失去叶绿素,果实被害后果面斑斑,枝干被害表皮粗糙,甚至枯死。7~8月份为大多数蚧类害虫2、3代产生期,并向果实迁移,直接影响果实外观品质,下降经济效益。 当每叶(果)有成蚧1头时,在若虫盛期尤其是1龄盛期是重点防治和治疗适时。 5、柑橘溃疡病流行的基本条件是高温多湿与染病的幼嫩组织相结合,在气温25—30摄氏度时,雨量的多寡与发病的重轻呈正相关。高温多雨,尤其是台风雨有利于病菌的养殖、传播和侵入,病害形成加重。不合理施肥或施氮肥过量,使柑桔抽梢次数多,老熟速度不一致,会加重病害的产生。危害柑桔叶子的害虫如潜叶蛾、凤蝶幼虫等产生数量多,酿成大量伤口,利于病菌侵入,病害出现严重。品系染病性以甜橙类、柚类及柠檬最染病,柑类次之,桔类较抗病,金柑最抗病,此类差异与气孔的分布、密度及开放大小有密切关系。重要危害叶子和枝梢、果实,病斑突出特征是有海绵状裂口,中央稍凹陷。抽梢、开花和幼果期是药剂防治和治疗适时。 6、 柑橘树脂病(黑点病)是目前危害柑橘的重要病害之一,受冻、受伤等树势不良极易染病,树势茁壮不易得病。该病侵害枝干时叫“树脂病”,侵害叶子时叫“砂皮病”,侵害果面时又叫“黑点病”,重要从幼果侵害果实,膨大期体现症状,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树势及产量。春芽萌动前,花谢2/3时及幼果期是重点防治和治疗适时。 7、柑橘炭疽病:重要危害叶、枝和果实,可导致落叶、枝梢枯死、果实腐烂和落果。病斑上有黑色小点。炭疽病危害叶子分急性型(叶枯型)和慢性型(叶斑型)两种症状;枝梢受害后也有两种症状,一种是由梢顶向下枯死,另一种是出现在枝梢中部,从叶柄基部腋芽处或受伤皮层处开始发病。幼果期发病,病果腐烂后,失水干枯变为僵果悬挂在树上。夏、秋梢抽发期和幼果期是重点防治和治疗适时。
二、防治和治疗策略下半年是柑桔定果、壮果、秋梢抽发及果实成熟期,在防治和治疗策略上重点是葆苗保梢,在防治和治疗上重点是实施综合防治和治疗技术,小心呵护桔园生态环境。引放、呵护天敌,充分发挥自然抑制作用。对潜叶蛾实施抹芽控梢,在药剂防治和治疗技术上,要做到科学用药,针对桔园病虫出现状况,在测报的基础上对少数盾蚧、食叶性鳞翅目害虫利用选择性药剂。采取混在一起用药技术,科学进行差别药剂品类组配,做到一次喷药兼治多种病虫。 三、药剂防治和治疗技术 1、防治和治疗红蜘蛛、锈壁虱。以生物防治和治疗为核心,实地测报为依据,合理应用农药防治和治疗。在果园建立稳定的天敌群落是防治和治疗柑桔锈壁虱、红蜘蛛的根本性对策。多种瓢虫、捕食螨是锈壁虱、红蜘蛛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多毛菌是锈壁虱、红蜘蛛主要的寄生性天敌。在实地调查测报的基础上合理应用化学防治和治疗。当每叶或每果虫数达到5—10头时,应立刻喷药防治和治疗。药剂可选用73%灭螨净乳油3000倍,15%杀螨特乳油2000—3000倍,25%清螨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同时,锈螨危害严重的柑桔园,在抽梢时期增加水肥管理,喷施叶面追肥,能促使叶子转绿,增强树势,提升植株的抗虫力。 2、 柑桔潜叶蛾。防治和治疗上应抑制肥水,使整齐抽梢,以切断潜叶蛾的食物链,避开盛发期。化学防治和治疗是防治和治疗潜叶蛾危害的重要手段。当大一些新梢长2~3厘米时,即开始喷药,每隔一周喷1次,间断2~3次。药剂可选用: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24%万灵水剂或5%卡死克乳油或5%抑太宝乳油1000~1500倍液;1.8%虫螨杀星乳油5000~8000倍;2.5%天王星乳油4000~5000倍液等。 3、防治和治疗蚧类害虫。喷药应掌握在幼蚧期,此时蜡质很少,运动性大,最易着药。每隔10~15天喷1次药,间断2~3次。可选用药剂有:40%速扑杀(杀扑磷)乳油、25%伏虱乐可湿性粉剂、20%蚧杀手乳油、25%扑虱灵(优乐得)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应用150~200倍液矿油乳剂与上述农药混用,可加强渗透力,提升杀蚧成效。 4、柑橘溃疡病的防治和治疗措施应采取以清园为中心,结合适期喷药的综合对策。染病严重的成年树剪除夏、秋梢,只留春梢;幼树剪除夏梢,只留春、秋梢。做到先清园后放梢。适期喷药,喷药呵护新梢及幼果。新梢成长期喷药是在萌芽后15-20天,果实成长期喷药是在谢花后15天开始。有用药剂有:20%噻菌铜胶悬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2000型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80%大生M~45 600倍液;与农用链霉素混用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并可兼治锈螨和果面另外病害,提升果面光洁度。同时增加种植管理,经过合理水肥管理,抑制夏梢成长,准时做好潜叶蛾等害虫的防治和治疗。 5、防治和治疗树脂病(黑点病)可用刀刮病斑至木质部(刮下来的树皮集中烧掉),然后涂药。在定果后的6—8月份间喷药3次,每次间隔期视下雨量而定。一般可在累积下雨量达到200—300毫米时喷药一次。药剂可选用80%大生M~45 600倍液(兼治锈螨),70%代森锰锌500倍液。 6、炭疽病形成后,首先要找出影响树体抵抗力急剧降低的重要 因素。如干旱或水分过量,缺肥、虫害、冻害、机械伤害、药害或因施肥不妥根系受伤等都会削弱树势,使病情加重;气象条件则以高温多雨季节易出现炭疽病。药剂防治和治疗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同时有针对性的增加种植管理,尽快恢复树势,把枯枝剪除,连同落叶收集起来烧毁。 四、其他防治和治疗技术 1、放梢要整齐。能够经过肥水控梢、人工抹除零星新梢来减少防治和治疗潜叶蛾次数。 2、增加肥水管理。7月是果实成长进入定果期,要避免缺肥缺水。 3、防日晒。下半年太日光照强烈,果园容易缺水,果实容易得日灼病。果园要小心覆盖保水,有条件的可在晌午前后喷水,以避免日灼病。 4、增加管理。在检查中,发现病虫枝准时剪除。 此外,我省柑桔红蜘蛛抗药性较强,在选用农药品系上必需特别小心,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应用范围应用。做到尽量少用或不用菊酯类、石硫合剂类等农药,以延缓红蜘蛛的抗药性扩展。禁止在柑橘果树上利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胺、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等高毒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