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兰(学名:Schlumlergera truncata (Haw.) Moran)仙人掌科、蟹爪兰属附生肉质植物,灌木状,茎悬垂,多分枝无刺,老茎木质化,幼茎扁平;鲜绿色或稍带紫色,顶端截形,花单生于枝顶,两侧对称;花萼顶端分离;花冠数轮,雄蕊多数,浆果梨形。 花期从10月至翌年2月;室内种植的蟹爪兰可经过抑制光照来调节花期。
种养的蟹爪兰花蕾大小不一、总量少的 因素,可能与施肥种类失衡、营养物质不足、室温偏低等要素有关。对已现花蕾的蟹爪兰,应保持每隔10天施一次薄肥,种类如磷酸二氢钾,浓度在0.2左右,也可利用多元复合肥;一般状况下,对已现花蕾的蟹爪兰,冬天室温应维持在 10摄氏度以上,并略有光照,且盆土宜偏干,不能浇水过量或经常过湿。
蟹爪兰的修剪、疏蕾、绑扎工作有:春天花谢后,准时从残花下的3片至4片茎节处短截,同时疏去一些老茎和过密的茎节,以利于通风和居家养护;在蟹爪兰的培育中,有时从一个节片的顶端会长出4个至5个新枝,应准时删去1个至2个。
茎节上着生过量的弱小花蕾,也要摘去个别,可促成花朵大小一致、开花旺盛;培养3年至5年的植株,可用3根至4根粗铅丝作支柱,沿盆壁插入土中,上部扎成2层至3层圆形支架,将节枝捆扎于圆环上,以防止茎节叠压和散乱,同时删去个别参差不齐的茎节,使植株呈伞状,这样方可有益于光合作用和陈列观赏。
为了抑制株形过大,使之适于作室内陈设,当整个植株的蓬径达50厘米以上时,可在春天将茎节短截,并疏去一一些衰老和过密的枝条,通过疏剪后长出的新枝会显得嫩绿强壮,开花将加倍繁茂。值得小心的是修剪应在晴天进行,不要在雨天、也不要在夏天进行修剪。
蟹爪兰的施肥应堤防以下几个方面:蟹爪兰3月份开花后,有一段短时间的休眠期,应停肥控水,直至茎节上冒出新芽,才给予正常的水肥管理;成长季节每隔半月施稀薄氮肥一次,不要玷污茎节,以利于变态茎的养份成长。
蟹爪兰可每隔2年换盆一次,通常在3月至4月进行,除在盆底应加垫约3厘米厚的沙石子,以利于滤水,还应在培养土中加入含磷较多的腐熟禽类鸽屎、碎骨鱼鳞等,但根系不要直接与肥料接触;当气温达30摄氏度以上时,植株进入半休眠状态。
此时不仅要避开烈日和雨淋,而且应将其搁放于湿润阴凉处,同时停肥控水,以防植株烂根;秋冬天为蟹爪兰的孕蕾开花期,9月下旬可稍见日光,10月中下旬再给予全光照,可促成花芽分化、多孕花蕾,此时宜每隔7天至10天追施一次含磷较多的液肥,直至开花时才停止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