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一些枝。叶所有轮生,一些轮生至所有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子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暗紫白色,可作观赏花卉;其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中医常用药。在中国东北地区常被腌制为咸菜,在朝鲜半岛被用来制作泡菜,当地民谣《桔梗谣》所描写的就是此类植物。单凭名称,有人会误以为桔梗乃桔子的梗,但实际上与桔子或柑橘属没有直接关系。
桔梗栽培技术
桔梗系多年生宿根性植物。种子养殖,新苗可耐~29摄氏度低温,根肥大肉质,长圆锥形或圆柱形,基本不生侧根。能够药用,也可能食用栽培范围广泛,市场价格高。其栽培技术是:
一、选地、整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含腐殖质充沛的沙壤土为宜。秋整地翻深25~30cm,翻后准时整平、耙细,春整地翻深一般为20~25cm,准时做畦,畦宽1.2m,长可视地形而定。
二、施肥播种亩施有机肥1000~2000公斤、生物氮、磷、钾,亩施各1~1.5公斤。
亩播种量1~1.5公斤,为了保证桔梗出苗早、齐、匀、壮,应小心抓好浸种、催芽、盖土三个关键环节。
1、浸种将桔梗种子浸在40摄氏度左右温水中,不时搅动,让种子匀称受热,待温度降到20摄氏度左右清水淘洗,淘洗到种子不褪色,不粘滑为止,以避免种子升温发酵,再换用15~20摄氏度清水浸处24小时,让种子充分吸水。
2、催芽把充分吸水的种子,放在恒温22摄氏度左右地方进行催芽,每隔4小时翻动1次,温度升高时就应缩短翻动间隔时间,并喷水降到正常温度每隔12小时用15~20摄氏度清水冲洗种子,5~7天便可出芽,待发芽率在70%左右,逐渐降温,达到播种。
3、播期黑龙江地区从4月上旬开始到7月未匀可播种,积温高的地区播期还能够延长。
4、开沟在距畦边4cm处开沟,沟宽2~4cm,沟深1~2cm,沟距6~8cm为宜。
5、播种催芽的种子应晾至表水脱去,呈松散状态方可播种,可采用矿泉水瓶或饮料瓶打眼做点播器播种,也可把种子用沙子或细土拌匀称后撒播种。
6、盖土盖土厚度一般应掌握在0.5cm左右,不能超过1cm,为保证出苗率,播种要准时灌水,并覆盖一层覆盖物,如稻草、草帘等,以坚持土壤湿度。同样播种的桔梗要比无覆盖物的出苗率高50%。播种后温度条件适宜时,3~5天即可出苗,出苗80%时可撤去覆盖物。
三、田间管理
1、减苗、定苗在苗长至5~7cm左右要准时剪苗、定苗,间去过密苗和弱苗,按苗距4~6cm留或拐子苗。剪苗时应选择土壤较湿时进行避免带出壮苗或带土漏风,影响新苗成长。
2、锄草、松土、施肥按照田间的实际状况,在苗草可以分辨时.要准时进行锄草、松土,并且按照苗成长状况结合松土追施生物肥。
四、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1、根腐病夏天高温多湿季节易出现,发病初期白天叶子萎蔫,傍晚至次晨恢复,反复几日时根腐烂整株枯死。防治和治疗对策,可用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断防治和治疗3次。
2、溃疡病在温度潮湿,结露持续时间长及雨水多时易出现。叶子呈褐色茎内由上向下变褐,防治和治疗办法可用72%农用硫酸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间断防治和治疗3~4次。
3、轮纹病体现特性是叶面形成同心轮纹的圆形病斑,防治和治疗措施用波尔多液1:1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断防治和治疗4次。
4、虫害对于地下害虫可用速杀毙500倍液喷施地表防治和治疗。
五、收获
栽培后在第2年秋天采收种子后收割地上一些,采收时可用铁锹,铁叉收获,也可用犁收获;堤防不要伤根,黑龙江地区的桔梗应以2年生为宜,一般可亩产干品300千克、鲜品1200千克。
编号:2004~6~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