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套袋,是为了加强果实的外观品质,减少农药污染果面。这些年,套袋利用得越来越多,而对苹果摘袋前后的管理,不少果农是不重视的。山东省果品创新团队成员、果农乐视频网负责人、徐明举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徐明举也发现,仅依靠经验干活,许多果农在管理的最后环节出了问题,影响了收益。
那么,摘袋前后,果树的管理技术有哪些要点呢?
摘袋前 预防病虫害
首先,摘袋前,果园要浇小水,以减少日烧的形成。有条件的果农,能够安装利用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那样成效更好。
其次,摘袋前,果园还要进行打药防病虫。摘袋前的2—3天,果园一定要打好药,清一遍园,给苹果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后再摘袋。徐明举说,一年的付出眼看就要收获了,果农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掉以轻心,否则一个疏忽,大个的苹果感病了或者被虫咬出窟窿,太让人心疼。
这一期间,需要预防的病害不少,如黑点病、红点病、轮纹病、炭疽病等。需要预防的虫害包括吸果夜蛾、卷叶蛾等害虫。果农的用药方案,能够选择甲维盐2000倍加宁南戊唑醇1500倍,其它加喷400倍聚肽蛋白。
摘袋后 再防病虫害
苹果摘袋后,遇到小雨或者雾气大的天气时,果面极易发生红点病,因此摘袋后的当天或者2天之内,要喷布水剂杀菌剂。能够利用宁南霉素500倍液进行杀菌。其它,还要提表光,减日烧。“人活一张脸、货卖一张皮”,苹果表光的好坏、是否有日烧将直接影响到苹果的价格高低。
摘袋后果实是直接裸露在外面,这期间喷布叶面钙肥可直接被果实汲取使用,对于预防苦痘病十分主要。喷400倍氨基酸钙成效也很好。
其它,摘袋后可能会因气候影响,果实不爱上色,特别是逢霜冻时上色更难;因此摘袋前后果农可分别喷施一次叶面肥促使上色。能够使用0.3%磷酸二氢钾。
摘袋时间 把握好很重要
近几年,苹果摘袋后不上色的状况很突出,尤其是条纹苹果和老片红品类。当然其中的起因许多,但摘袋的早晚把控也很重要。
摘袋过早,果实发绿的苹果上色难,或者上色了也会有绿头;摘袋过晚的苹果,特别是果变黄的不易上色。因此,苹果一定要保证在袋内的时间充盈——但不是过长。红富士苹果一般状况下100~120天左右就可按照天气状况,适期进行摘袋。胶东地区一般在9月底到10初进行。嘎啦此类的早熟果大概在8月上中旬就可摘袋,详细的也要按照当地气候状况进行判断。
摘袋程序 单层双层不一样
套红蜡袋的苹果,在摘袋时一定要分两次摘。摘完外纸袋后,间隔2~3天再进行红蜡内袋的摘除。这段间隔期,是为了给果实有一段适应外界环境的时间;如果忽然一下子内外袋全摘掉,极易出现日烧。
对于套单层袋的苹果,能够在采收前的20~30天将袋体撕开呈伞形,罩于果上避免阳光直射果面,过7-10天后将全袋除去,以避免日灼,加快着色。
摘袋后,如需要进行艺术贴字,果农可在摘袋后立刻进行。
摘袋后 还有哪些活要干
摘袋后,首先是要秋天修剪,疏除疯长枝、竞争枝、直立枝,保证枝枝见光以加强光照,提升树冠透光率。
其次,摘除叶子。以摘除果实基部叶子为主,也可恰当摘除果实附近新梢基部到中部的叶子,促使果实着色,同时避免叶面紧贴果面发生花斑,还可防止个别害虫借助贴果叶子掩护为害果实。摘叶一般分两次进行:第1次结合摘除果实内袋进行,以摘除果实周围的小叶为主,第2次在第1次摘叶1周后进行,可摘除果实周围所有的遮光叶。
此外,转果应在摘袋15天左右(即阳面上足色后)进行,用改变枝条部位和果实偏向的对策,将果实阴面转向阳面(为避免果实再转回原位,可用透明胶带将果实固定),使之充分受光。转果时轻轻转动果柄,以免扭伤果实和离层,酿成落果;转果时间以上午10:00前和下午4:00后为宜。垫果则是应用摘下来的纸袋,把果面依靠近树枝的位置垫好,以避免摘袋后发生果面枝叶磨伤。
在果实着色期,于树盘铺银色反光膜可改善树冠内膛和下部光照,使树冠下部果实充分着色,同时提升果实含糖量。反光膜要铺于树冠下,行间留出作业道,边缘固定,铺设范围以树冠垂直投影为限。果实采收前1-2天将反光膜收起洗净晾干,第2年可继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