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叶刺葵一般指江边刺葵,江边刺葵(学名:Phoenix roebelenii)为棕榈科刺葵属的植物。常绿灌木,罗伞型羽状复叶全裂,柔软而弯垂,喜阴、喜湿润,肥沃土壤。
【养殖对策】
播种养殖。雌雄异株,开花后经人工授粉容易结果。10-12月种子成熟采收后,采集的果实,堆沤或浸水2~3天,用手搓擦,漂淘去果皮等杂质,即得种子。种子腹部有条沟槽,千粒重100~200克,忌失水,稍晾干后即混湿沙贮藏。少量种子也可不作处理,带果皮播入湿沙床内。种子有5个月左右的休眠期,不宜随采随播,宜密播于湿沙床内催芽。翌年春暖后发芽,发芽期不整齐,发芽率约65%。幼芽针状,成长缓慢,易受草压,当年不移苗,留在沙床培育,翌年对圃地的香附子等杂草,严格消灭后,再行移苗,约3后生查供上盆,5~6后生苗,方宜作露地栽植。
可用茎干上的吸芽进行养殖。对策是于初夏用干净利刀将吸芽切下,然后埋入塘泥中,稍露,置敞亮散光处,堤防保湿,待长出新叶后再施薄肥,到第二年春上,用适宜的小盆栽植养护即可。
【种植管理】
盆栽宜用腐叶土、草炭土加河砂或珍珠岩和少量底肥作盆土。植株成长较快,宜选用沿口较深的花盆,以方便浇水和施肥。上盆时,盆底放入厚1/4深度的碎瓦片,以利通气和排水。1-3年生新苗较喜阴,可将盆株置于半阴环境新种植。3年生以上的植株可于4月底搬至室外或阳台向阳处,夏天露地放置的盆株应恰当遮荫,秋末再搬入室内向阳处越冬。在光芒较暗的室内放置的时间不宜过久,一般应2-3周替换一次。冬春天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出房后植株新叶易出现日灼病,叶子变为黄褐色,失去观赏价值。植株抗旱能量较强,很多天内不浇水也不会干死,但基部叶子会变黄。夏天可充分浇水,但要避免积水,以免根腐。冬天要抑制浇水。成长旺盛时.要准时补充营养物质,可15天左右施以腐熟饼肥一次,即可满意成长需求。入冬移入室内后,只需坚持5摄氏度以上就可安全越冬,盆土不宜太湿,但周围环境却要恰当喷水,保证一定的空气湿度。每2~~3年换一次盆,换盆时应切去一些老根和旧盆上。种植中常有粉蚧为害叶反面,应改善通风条件,并用800倍氧化乐果喷杀。如形成黄化病,可间断2次至3次喷洒300倍的硫酸亚铁溶液。
喜温暖湿润环境,抗寒办较低,成长适温25摄氏度左右,冬天夜间温度不能低于8摄氏度,白天要求15摄氏度。 遇长期5~6摄氏度或短期0摄氏度以下低温,植株受寒害。北回归线以南,一般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华南北部以在北的广大地区,只宜盆栽,置温棚或室内越冬。喜光,能耐烈日,亦颇耐荫蔽,可长期在光照较好的室内种植。盛夏6~9月光照强烈时应予遮荫,坚持60%的透光率,另外季节应给予充沛的光照,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能适生于沙质、粘质、酸性或钙质等多种类型的土壤。土壤要间干湿,成长旺盛期要坚持土壤湿润,气候干燥时,每日要向植株喷水1~2次,以加强环境空气湿度。较喜肥,贫瘠地成长产不良,稍耐干旱,亦较耐水湿,栽培时施用人粪或腐熟的饼肥作底肥,早先可视叶子成长状况,喷施氮肥水或不施肥。在5~9月时期,每月施2次粪肥或以氮为主的复合肥。根含糖分,苗期易遭鼠害,应小心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