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桐属珙桐科、珙桐属,国家一级呵护植物,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是世界出名的活化石之一。现在自然野生的珙桐都长在深山中,国内引种还不甚普遍,本文对珙桐的引种种植作了初步的介绍。
一、引种种植地区概况。引种种植地在江苏宜兴,属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盈。土地属典型的黄棕壤,pH值6.5左右。引种地夏天高温炎热,且伴有伏旱,空气湿度较低,同时地下水位高,土壤排水性能较差,这些均是珙桐引种种植的不利要素。
二、引种种植技术从成长势的对照能够看出,珙桐苗喜阴湿环境成长。
1.抗逆性和适应性引种的幼苗,在全日照露地种植时,当间断五天气温高达39度时,蒸发量大,空气湿度低,引起叶子枯焦占40%,在遮阳、灌水等种植管理条件下,网内气温间断9天高达42度。此时,全天抗旱降温,苗木安然度过,但成长缓慢,甚至停滞。这说明珙桐是抗旱性差的植物,它的叶子忍耐脱水及抗高温能力差。经过三年多的种植发现间断形成数天零下6至7度低温,苗木未受冻害,证明威胁珙桐成活的关键在于三伏天高温而不是低温。
对pH值的适应性:珙桐的土壤适应性较强,黄壤或黄棕壤,棕壤及红黄壤均能适应。笔者曾在宜兴和桥地区黑色粘土中(pH值6.5至7)试种,尚能成活成长,但与红壤土三年成长期比较,相差一年成长期。说明珙桐喜棕壤及红黄壤土。
2.病虫害在引种种植管理过程中,发生了几种病虫害,为害期重要集中在5至9月。蜗牛为害叶、芽,可施用灭旱螺鸩杀和人工去掉办法;金龟子为害叶子,可防治和治疗办法:用90%敌百虫原药1000倍液喷杀。为害珙桐的重要问题不是虫害,而是病害。引种的第二年植株开始形成茎腐病,病株蔓延和死亡速度较快。在用多菌灵1:20拌土撒施,用托布津粉剂800倍液喷洒,并保持用402抗菌剂涂树干,每七天一次间断刷八次之后,病情基本被抑制。进入11月中旬,每隔七天在树干上涂刷托布津或百菌清药液一次,连刷3至4次,避免在越冬前病菌侵入树干,并且在土壤中播施一次硫酸亚铁,进行土壤越冬前消毒。
三、结论向季风区引种,怎样使珙桐渡太高温炎热且有伏旱的夏天是成功的关键。在引种时对引种对象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特点的要求应先有基本了解,再加上合理的种植管理办法,设法在小环境内减弱日照强度,下降温度,提升湿度以度过三伏天。
在种植试验过程中,笔者观察发现经历过夏天高温考验的苗木,随着苗龄的增长能逐渐提升其适应能力。通过三年的驯化和观察,能够说引种地已基本具备了珙桐成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由于引种才四年,只能说基本适应引种地成长,但怎样使它成长得更好,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观察。园林利用方面,应按照适树、适地原则。首先在公园绿地、机关学校,风景区选择小环境小片栽培,并与乡土树种配植,除在种植过程中采取驯化技术方法外,还应提升湿度并减低光照强度。能做到以上要求基本上就能使珙桐适应低海拔地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