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兰为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的干燥地上一些,又名香水兰、燕尾香、香草等。具清暑、化湿、辟秽等功能。主产江苏、浙江、河北、山东等省,全国大一些地区有种植。
(一)形态特性
多年生草本,株高70厘米-120厘米。根茎横走,稍长。茎直立,下部光滑无毛。叶对生;中部叶有短柄,多3全裂,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失,边缘有粗锯齿。头状花序布列成复伞房状,总苞片先端钝;每个头状花序具小花4-6朵;花两性,全为管状花,红紫色;雄蕊5;子房下位,柱头2裂。瘦果圆柱形,具5棱,黑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二)成长习性
佩兰喜温暖、湿润气候,气温低于19c时成长缓慢,25c-30c时成长快速。耐寒,怕涝。成长后期耐旱能力强。根系发达,在茎基和地下茎上能抽出很多枝。分技能力强。
(三)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佩兰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喜肥沃、疏松湿润的沙壤土。栽培时,宜选灌水方便、日光丰富的地方,山坡、平地均可。但不宜在低洼地和盐碱地栽培,深耕细耙,施足底肥,作成1.3米宽的畦。
2.养殖办法 用根茎养殖,时间在11月至次年4月间进行。栽时选择色白、粗壮附有芽眼的根茎,剪成6厘米-10厘米的小段,按株行距10厘米 x 30厘米开穴栽植,栽后培土稍加镇压、浇水。春播者 15天左右即可出苗。
3.田间管理
(1)剪苗、补苗:苗高10厘米-15厘米时,应进行剪苗,每穴留壮苗1-2株。缺苗处应准时补苗。
(2)中耕锄草:重要在苗期进行,土壤板结或浇水后应准时中耕,见草就除,封垄后即行停止。
(3)追肥:苗高6厘米-10厘米时,可追施水粪一次,亩高20厘米时,再施一次。第一茬苗收割后,随之施一次浓肥,施后浇水,2茬苗高20厘米时,再施水粪一次。
(4)排灌:播种后,要坚持土壤湿润,成长时期遇干旱,应准时浇水。多雨积水时准时排解。
4.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1)根腐病:低洼积水处易发,危害根部。防治和治疗办法:排解积水;用5%石灰水浇灌根部。
(2)红蜘蛛:危害叶子和新苗。防治和治疗对策参见地黄。
(四)采收与加工
佩兰一年栽培,可多年收获。每年可收割两次,第一次于7月上旬。第二次在9月上旬,当植株成长旺盛,尚未开花时,选晴天晌午,割下地上部或摘收茎叶,晒干即可。上海、南京等地历来有效鲜佩兰的用药习惯,时间在5-9月,随用随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