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选择:应选择地势崎岖、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玉米喜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适宜的 PH 值 5 — 8 。
二、选择荐口:以小麦、啤酒大麦、茴香、瓜类、绿肥等为前荐。
三、选用优异品系:选用优异品系、良种良法配套是一项行之有用且最经济的增产对策,应选择株型紧凑、根系发达、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宜密植,抗病抗逆性强的中晚熟品类如豫玉 22 、沈单 16 、金穗 2001 、叶单 22 等。
四、起垄播种:每 110 公分 为一垄,其中水沟宽 50 公分 ,垄面宽 60 公分 ,起垄时先按 50 公分 × 60 公分 规格划线,并将基肥溜施于水沟线两侧 15 公分 处,然后开沟起垄,水沟底部与垄面高度应达到 25 公分 以上。适时早播是苗全苗壮的关键,玉米的播种期以 5 — 10 公分 土壤温度稳定在 10 摄氏度 左右为宜或最后一次霜冻前 7 — 10 天为好。播种前将种子进行精选,选择玉米包衣种子进行播种;玉米栽培密度因品系差别而异,一般以亩葆苗 5000 株左右为宜。播种时在垄面上栽培两行玉米,行距 40 公分 ,株距 30 公分 ,播种深度 3 — 5 公分 ,采用先起垄覆膜后破膜穴播的方法进行播种,要求播深一致,地膜四周压严,以防大风揭膜。
五、科学施肥:肥料的合理应用是地膜垄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强,玉米施肥原则应掌握氮、磷、钾平衡施用,底肥为主、追肥为辅适量补施锌肥,一般在每亩施农家肥 4000 kg 的基础上,每亩施用磷二铵 20 千克 、尿素 20 kg 、硫酸钾 10 千克 、硫酸锌 2 千克 一次性施入土壤作基肥。生育时期追施三次氮肥,分别在玉米拔节、大喇叭口、灌浆期亩施尿素 10 kg 、 20 千克 、 10 千克 。
六、苗期管理:苗期管理重点是查苗补苗,减苗定苗,清除田间杂草,玉米出苗现行后准时查苗,适期催芽补种或育苗移栽,垄作玉米实行穴播,玉米 3 — 4 叶时减苗, 5 — 6 叶时定苗,小心拔除病弱苗,缺苗断垄处留双苗,准时做好杂草清除工作,避免杂草丛生顶膜,轻度杂草可直接用土压膜,较重的地方须揭膜清除杂草。
七、合理灌水: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地膜垄作玉米应保持“苗期不灌,拔节期浅灌,孕穗期多灌,后期适灌”的原则,一般在六月中旬玉米拔节期灌头水,玉米苗期进行墩苗,全生育期灌水 6 次,分别是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成熟期。隔沟交替灌是在区别的灌溉轮次对差别的灌水沟进行隔沟灌溉,每次灌水量只相当于通例灌溉的一半,最大限度的提升了沟灌水的使用率。
八、增加田间管理:苗期要准时拔除分蘖,减少失效消耗,促使玉米个体发育。准时清除田间杂草,同时结合施肥做好盖土工作,以防玉米被风吹倒,大喇叭口期是水肥临界期,要准时追肥灌水,追肥采取破膜穴施。后期雌雄穗抽出间隔时间长,或发生连阴雨天气,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灌浆期保证不脱肥不脱水,玉米抽雄后准时做好去雄要工作,促使雌穗发育。
九、玉米病虫害防治和治疗:为害玉米地下害虫重要是地老虎、金针虫等,可每亩用 95% 晶体敌百虫 50 克 ,加水 2 — 3 千克 ,拌 15 — 20 kg 铡碎的青草,晚上撒入玉米田鸩杀。为害玉米成长的还有玉米螟等,可用 35% 赛丹乳油 100 — 130 毫升或 21% 灭杀毙乳油 5 毫升兑水 50 kg 喷雾防治和治疗。
十、适期收获,根荐还田:收获时将茎秆割完后,准时清除地膜,用锄头或者铁铣沿地表平荐,地表以下根须在犁地时还田,加强土壤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