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弓足是旱弓足科、旱弓足属植物,为多年生的半蔓生或倾卧植物。株高30cm-70cm。基生叶具长柄,叶子五角形,三全裂,二回裂片有少数小裂片和锐齿。花单生或2朵-3朵成聚伞花序,花瓣五,萼片8枚-19枚,黄色,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花瓣与萼片等长,狭条形。
北方常作一二年生花卉种植。在环境条件适宜的状况下,全年均可开花。一朵花可维持8-9天,全株可同时开出几十朵花,香气扑鼻,颜色艳丽,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特点与习性
植物学特性旱弓足(Tropaeolummajus)又名弓足花,旱荷花等,为弓足花科弓足花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蔓生花卉,人们习惯作一年生种植。叶圆盾形,边缘有波状钝角,互生,具长柄,叶似荷叶,叶子较小,叶直径l0cm左右,叶色深绿或浅绿,绿中带灰色,叶脉显著。叶面上有革质蜡粉,在雨后或晨露未干时,叶面上凝聚和滚动着晶莹亮丽的露水珠就如同珍珠一般。花腋生,数量多,花期特长,几乎全年开花。花瓣5枚深裂,花呈喇叭状。花色有紫红、橘红、乳黄等。花面上有绒光。小苗茎直立,成苗一般高25-30cm,中后期茎匍匐呈藤蔓状。
生物学习性旱弓足原产于南美秘鲁、智利潮湿地带,喜生于温暖、湿润和光照丰富的环境,不耐寒冷,怕长期水涝,惧怕高温酷暑,适宜在 10摄氏度-25摄氏度的环境里成长,最佳的成长及开花温度为18摄氏度-24摄氏度,长期低于10摄氏度或长期高于30摄氏度均不易开花或不开花,长期高于35摄氏度时叶片易得病,长期低于3摄氏度即枯萎,一般能耐0摄氏度以下低温。对土质要求不严,南方的酸性土壤及北方的碱性土壤均可成长,以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为好。
旱弓足的通例养殖对策重要是播种养殖和扦插养殖。播种养殖一般于8月末或9月初播种,11月至翌年4-5月开花,但种子发芽率低,难以大面积扩展。扦插养殖一般在高温季节,成活率低,扦插成活后的苗成长势较弱。用组织培养的办法能够对长势良好、花色、花形漂亮的单株进行迅速养殖,并且不受时间和季节制约,短时间内养殖出大量的优质种苗。
组培快繁,材料带3-4叶的幼嫩侧芽。
培养条件诱导培养基:(1)MS+BA0.5mg/L(单位下同)+IAA0.1;(2)MS+BA0.5+IAA0.2;(3)MS+BA 1.0+IAA0.1;(4)MS+BA1.0+IAA0.2;(5)MS+BA2.0+IAA0.2;(6)3/2MS+BA0.5。增殖培养基:(7)MS+BA0.5+IAA0.1;(8)MS+BA1.0+IAA0.1;(9)MS+BA0.5+IAA0.2;(10)MS+BA0.5 +GA0.2;(11)MS+BA0.5+NAA0.1+GA0.5;(12)MS+BA1.0+NAA0.1+GA0.2;(13)MS+BA1.0+ GA0.5;生根培养基:(14)1/2MS+NAA0.2。
以上培养基琼脂含量皆为5.5g/L,蔗糖30g/L,pH值为5.8。培养温度为20摄氏度-24摄氏度,光照3000lux,13小时/天。
成长与分化
(1)无菌材料的获得:成长旺季,即11月至翌年4月选室内盆栽长势良好的旱弓足母株,切取萌发7-10天的侧芽,去除叶子和叶柄,直接于超净工作台中,置无菌瓶中用无菌水冲洗10分钟,取出后用70%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10秒,然后用0.1%升汞消毒5分钟,或2%次氯酸钠消毒7分钟,无菌水冲洗4-5次,切去伤口被杀菌剂损害的变色个别,顶芽除去肉眼能见的较大幼叶,剪成2-5mm大小,其余切成单芽茎段,分别接种于(1)号至(6)号培养基上。5-7天顶芽萌发,2周后侧芽开始萌动。其中(1)号和(2)号培养基适宜于顶芽和侧芽的萌发伸长。培养2周顶芽伸长达4cm,展开4-5片叶(见图1)。接种于(5)号和(6)号培养基上的外植体材料,萌发的顶芽和侧芽呈黄化、粗短征象,不适于旱弓足顶芽和侧芽的诱导培养。
(2)继代培养:将上述分化出的小芽切下接种于(7)号至(13)号培养基上,过3周左右,接种于(8)号培养基上的小芽出现3-4个侧枝,植株的高度可达6-7cm以上,增殖倍数可达8-10倍。继续切割成单芽茎段接种于(8)号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每3周为一继代周期,短期内能够得到大量的试管苗。
(3)生根培养:将3-4cm高的小芽接种于(14)号培养基上,一周后开始长根,培养10天后生根率达100%,根色白、粗壮,每株生根10条以上。根系非常发达,重要附着在培养基的表面上,其上密生大量的白色根毛。
(4)驯化移栽:将生根苗移置于温室中炼苗3天,打开瓶口,倒入清水摇动,注意取出试管苗,洗净根上附着的琼脂,用600倍液的多菌灵浸泡,移栽到泥炭∶珍珠岩∶蛭石=3∶1∶2的混在一起基质中,用600倍液多菌灵喷洒,覆膜保湿并遮荫,5天后逐渐揭膜通风,其成活率可达96%以上。
种植与管理
移栽成活后的试管苗尽快二次移栽到18-20cm口径的花盆中,每盆1棵。花坛或田间种植时行距80cm,株距50cm,栽苗后浇透水。小苗时期恰当加强肥水,一般每15天喷施一次稀薄全元素复合肥水。成苗时期恰当少施肥水,以防疯长。试管苗移植到花盆或花坛中养护约1.5-2个月即可开花(见图5、6)。
旱弓足的冬春天养护要提升温度,加强光照;夏秋高温季节要采用70%的遮荫网遮荫降温,遮荫网还要有遮雨的功能,严防暴雨冲击叶与花。干旱及高温时.要喷雾或浇水降温,要做到干透浇透、速浇速排,堤防根部不能积水。浇水与施肥时严禁泥浆及肥料溅污叶子及花蕾。按照它的生物学特点,始终坚持在 10摄氏度-15摄氏度以上,一般30摄氏度以下的环境里才能正常开花,忌寒冷、高柔和烈日暴晒。为了促使多开花,当幼芽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摘心,促其多发侧枝,上架前除留主枝及粗壮侧枝外,还需摘心、插杆并将茎蔓匀称地绑缚在架上,扎成各种装饰形式。成长后期也可将茎蔓齐根剪去,使之另生新芽,精心养护1个月左右又可重发新茎并开花。施肥以氮、磷、钾等多元素肥料、1/2MS养份液或腐熟的禽畜粪均可,阔别苗根挖穴埋施。要少量多次追施。
盆栽旱弓足在霜降早先应该移入室内,放在窗台或日光丰富处,温度坚持在10摄氏度-15摄氏度,最低不得低于8摄氏度。旱弓足茎蔓生,一般都必需设立支架,如放任自流成长,势必茎蔓太长,影响观赏。
为了抑制其茎蔓无限成长,当旱弓足进入初花期,其茎蔓成长已达30-40cm时,用100ppm的多效唑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促其矮化。喷后三天就能见效,主蔓增粗,顶蔓延长迟缓,侧蔓上的花朵相继开放,颇为美丽。
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旱弓足一般不易受病虫为害,但夏、秋高温多雨季节叶片易染白粉病、叶斑病、萎蔫病和病毒病,能够经过增加通风、排湿等消除或减轻病害的产生。病情严重时用500-1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或500倍液的粉锈宁喷洒叶面,每7天1次连喷2-3次。秋末冬初也会受白粉虱的为害,用1000倍的灭扫利喷洒叶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