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兰花何时分株换盆好

时间 : 05-19 投稿人 : 东威 点击 :

盆栽兰花受盆的制约,壮旺的根群蟠曲交错无法伸展,不时向盆面拱起,给浇水施肥带来了困难。男方面,盆内植株过量,密不透风,易遭病虫为害,也给早先的分株带来困难。一般品系,二、三年分株换盆;珍贵的品系三、四年分株换盆。一般来说,依照盆里植株疏密、盆士性状、病虫害状况来肯定分株的时间。

兰花何时分株换盆好 | 特种种植

究竟何时进行分株换盆,历代养兰名家都各有主张:

宋代《金漳兰谱》记载:兰花分株应在“寒露”之后,“立冬”以前(10月上旬—11月中旬)。取其“万物得归根之时,而其叶则苍,根则老故也。”

清朝《岭海兰言》记载:分墨兰“春分”(三月)后;分秋兰“小寒”后,是时老叶卸尽,新芽将生,百无一失。

四川邓承康在其《养兰》一书中主张:兰花分株宜在春、秋二季进行。夏秋开花的种类,在春天分株;春天开花的种类,在秋天或春天进行。

江苏的沈渊在其《兰花》一书中云:“在一年之中,春、秋、冬都可进行分株换盆,只要防止酷热和冰冻。最适当期间以‘春分’后,‘立夏’前,或在‘秋分’后,‘立冬’前为合适。”

台湾的兰花专家李宗侯先生在其《名花集锦》一书中提出三个期间,一、新芽初长的期间;二、新株长根期间;三、在开过花后。

我经过各种实验发现差别种类兰株的营养物质成长期与生殖成长期很难截然划.分,常常是交错进行的。花芽分化是在开花前的六、七个月开始的,如在开花前期分株换盆,将有少开花或不开花的可能;同样,叶芽的分蘖,也无法发现,如在此期分株,将会不一样程度地伤及叶芽。而叶芽的分蘖和花芽的分化,除了因品系而有差异外,还因光照、温度、湿度、营养物质和株体素质强弱及病虫害等外界干扰的程度区别而有差异,这样就很难选准最无损伤的期间来进行分株换盆。但我发现,开花时,养分成长基因将处于滞育期,花凋谢时,生殖基因就进入休眠期,而营养物质成长基因又逐渐由滞育期转入运动期,我们如能把握住花朵凋谢后的半月时间进行分株换盆,既不会影响开花,又不损失叶芽,还可经过分株,促使叶芽分蘖,因此说,花后分株换盆是最好的时机。

相关文章

  • 玉兰的种子怎么种
    玉兰的种子怎么种

    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木兰科落叶乔木,别名白玉兰、望春、玉兰花。 原产于中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种植。木兰科玉兰亚属,落叶乔木。斑白色到淡紫红色,大型、芳香,花冠杯状,花先开放,叶片后长,花期10天左右。中国出名的花木,南方早春主要的观花树木。上海市市...

    1641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方法
  • 怎样种出高质量的彩色马蹄莲盆花
    怎样种出高质量的彩色马蹄莲盆花

    彩色马蹄莲(学名:Zantedeschia hybrida Spr.)天南星科,马蹄莲属中除白花马蹄莲外另外种及杂交品类的统称。球根花卉。肉质块茎肥大。叶基生,叶子亮绿色,全缘。肉穗花序鲜黄色,直立于佛焰中间,佛焰苞似马蹄状,有白色、黄色、粉红色、红色、紫色等,品类许多。盛花期3~4月。节处生根,根...

    1645 种植教程 苗木种植方法
  • 减缓露地花木倒春寒为害的预防对策
    减缓露地花木倒春寒为害的预防对策

    花木即“花卉苗木”的简称,是以花朵或花序供观赏的乔木和灌木。又称观花树木或花树。中国花木资源充足,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减缓露地花木倒春寒为害的预防措施1.农业生产上的预防①掌握倒春寒形成规律,收听应用倒春寒天气预报。农谚说:“春季的天气,孩儿面”,说明...

    1598 苗木知识入门 苗木种植教学
  • 玫瑰冬天按需重剪
    玫瑰冬天按需重剪

    玫瑰(学名:Rosa rugosa Thunb.):原产地中国。属蔷薇目,蔷薇科落叶灌木,枝杆多针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有边刺。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花有紫红色、白色,果期8~9月,扁球形。枝条较为脆弱软垂且多密刺,每年花期只有一次,因此较少用于育种,近来其重要被看重的特征为抗...

    1380 苗木种植方法 苗木种类
  • 露地花卉的种植管理
    露地花卉的种植管理

    露地花卉,凡整个成长发育周期能够在露地进行,或重要成长发育期间能在露地进行的花卉均属这种。它包括部分露地春播、秋播或早春需用温床、冷床育苗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及多年生宿根、球根花卉。如长春花、百日草、石竹、金鱼草、萱草、彩叶草、唐菖蒲、鸢尾等。有些木本花卉可露地栽植并自然露地越冬,或稍加防寒即可过冬。...

    2642 苗木知识入门 苗木种植教学
  • 微型水仙盆景的制作
    微型水仙盆景的制作

    水仙(Narcissus tazettaL. var. chinensis Roem. ):又名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异。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叶由鳞茎顶端绿白色筒状鞘中抽出花茎(俗称箭)再由叶子中抽出。一般每个鳞茎可抽花茎1~2枝,多者可达8~11枝,伞状花序。花瓣多为6片,花瓣末处...

    1674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知识
  • 天南星科盆栽观叶植物种植技术(一)
    天南星科盆栽观叶植物种植技术(一)

    天南星科观叶植物均具有独特的叶形、叶色,是优异的室内观赏植物,最有代表性的重要有五大类:(一)白鹤芋类:具有大型白色的佛焰花苞,重要种植品系有绿巨人、白掌。(二)黛粉叶类:原产热带美洲,株高30~90厘米,花直立,节间短,叶长椭圆形,略波状缘,叶面泛布各种乳白色或乳黄色斑纹或斑点,性耐荫,叶色绿意娉...

    974 苗木种植科普 苗木知识入门
  • 刺槐
    刺槐

    豆科,刺槐属。又叫“洋槐”。落叶乔木,小枝长刺,刺由托叶所成,叶柄基部长隐芽。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全缘,椭圆形或卵形,质薄,有光泽。初夏开花,白花,有芳香,总状花序下垂。荚果扁,带状,熟时深褐色。刺槐原产于北美洲,种植广,我国广布于东北铁岭以南至长江流域。成长快,喜光,耐干旱瘠薄。木材供建筑及制枕木...

    481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技术要点
  • 水仙花怎么养才能活得好?
    水仙花怎么养才能活得好?

    水仙(Narcissus tazettaL. var. chinensis Roem. ):又名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异。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叶由鳞茎顶端绿白色筒状鞘中抽出花茎(俗称箭)再由叶子中抽出。一般每个鳞茎可抽花茎1~2枝,多者可达8~11枝,伞状花序。花瓣多为6片,花瓣末处...

    1006 苗木种植常识 苗木种植教程
  • 水杉怎么种植
    水杉怎么种植

    水杉(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 W. C. Cheng):裸子植物杉科。落叶乔木,小枝对生,下垂。叶线形,交互对生,假二列成羽状复叶状,长1~1.7厘米,下面两侧有4~8条气孔线。雌雄同株。球果下垂,近球形,微具4棱,长1.8~2.5厘米,有长柄;种鳞...

    1577 苗木知识普及 苗木种植教程
  • 球根秋海棠种植技术
    球根秋海棠种植技术

    球根秋海棠又名球根海棠、茶花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球根秋海棠花大色艳,兼具茶花、牡丹、月季、香石竹等名花异卉的姿、色、香,是秋海棠之冠,也是世界主要盆栽花卉之一。早在1880年,法国人莱莫因和弗罗皮尔以南美安第斯地区的球根类秋海棠为亲本,经杂交选育出美丽多姿的水仙型和多花型球根秋海棠。196...

    1657 种植教学 苗木种植教学
  • 羽状鸡冠花种植指南
    羽状鸡冠花种植指南

    羽状鸡冠花为一年生苋科植物,原产于非洲和南美洲,属全日照植物。常见花色有红色、黄色、玫红、粉红、橙色、白色及复色等颜色。植株种植高度在20至45厘米之间。羽状鸡冠花非常适合用作盆栽、花坛镶边,也适用于阳台和庭院种植。一、穴盘苗种植采用穴盘播种,每穴一粒进行点播,也可将种子直接播种到花盆中。播种宜在1...

    879 种植教学 苗木种植教程
  • 梅花常见病害的防治和治疗
    梅花常见病害的防治和治疗

    梅花,又名梅,别名:春梅、干枝梅、酸梅、乌梅。 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杏属小乔木,稀灌木;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子卵形或椭圆形。梅花已有三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原产我国南方,后来引种到韩国与日本,具有主要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很多类型不但露地种植供观赏,还能够栽为盆花。梅花通常...

    775 苗木种植技术要点 苗木知识普及
  • 孔雀木的养殖管理
    孔雀木的养殖管理

    孔雀木(学名:Dizygotheca elegantissima)又名:手树,属伞形目,五加科常绿观叶小乔木或灌木。原产于澳大利亚和太平洋群岛[1] 。叶面革质,暗绿色,状似细长的手指,具粗齿锯的叶缘,呈放射状着生,交错布列。孔雀木喜温暖湿润环境和日光丰富的环境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

    2451 苗木知识普及 苗木种植禁忌
  • 彩云的养殖管理
    彩云的养殖管理

    【养殖对策】常用播种和嫁接养殖。播种,自花受精植物,种子容易得到。以春天室内盆播为多,播后2周发芽,发芽率高。实生苗长成的球体,抗性较强。嫁接,以4-5年的植株,采用截顶,促其萌发子球,再以量天尺作砧木,采用平接法养殖,嫁接球成长和成型快,但寿命短和抗性差。【种植管理】种植环境要求温暖,日光充沛,空...

    1719 苗木种植技术要点 苗木知识普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