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茂兰国家级自然呵护区管理局获悉,该管理局科研人员在野外对植物资源种类进行调查时,在呵护区内核心区的一处石壁之上,发现了珍稀濒危的兰科植物~~~白花兜兰野生种群。
据呵护区科研人员介绍,这次发现的白花兜兰野生种群地,在距离地表一处十分陡直的石壁之上,林木十分茂密,隐蔽性较强。由于地势过高科研人员无法到达实地现场进行考察,因而这处白花兜兰详细单株的数量目前还无法肯定。据目测,约有十余株相互依存。“这再次说明晰这里是此类珍贵植物的原生种源地。”专家说。
据我省专家介绍,兰科植物被认为是单子叶植物中虫媒传粉的最高级类型,在适应形形色色的昆虫传粉过程中,兰科植物的花朵形态出现了神奇的变化。由于人类对兰花野生资源的过度采挖,使得许多种兰花变得稀少甚至濒危,而加倍珍稀名贵。
据茂兰国家级自然呵护区管理局负责人介绍,白花兜兰成长在人迹稀少的茂兰呵护区核心区内,附生于岩壁之上。它的三片花瓣纯白,一片花唇瓣膨大成兜状,形似女式拖鞋,又叫拖鞋兰,花形大而色泽艳丽,花期较长,观赏性名列兰花前茅。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此类兰花全世界野生不足一百株,被称为“植物大熊猫”,是中国一级呵护濒危物种。
据悉,目前在中国,全部兜兰属兰花的野生种类都被列为国家一级呵护植物,绝对禁止随意采挖和自由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