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高洁隽逸,深受人们的喜爱。培育株形紧凑矮小、丰满均匀、一株三花的三本菊,选育具有矮化特点的品系是一个方面,还要依靠合理有用的种植。本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柔和,雨量充足,无霜期长。依据秋菊短日照特点,考虑本地的气候特性,三本菊的矮化种植要抓好以下三个关键。
第一个关键:准确把握好扦插的时间。秋菊各个品类花期早晚差别,一般从9月中旬开始陆续现蕾,到10月底基本盛开。扦插过早,当叶子长至24至36 片,又未经短日照过,就会自然停头或产生柳芽(假蕾),较长的成长期酿成茎基木质化,下部光脚。扦插过晚,成长期短,成熟度不够,不能开花,或者花很小。所以,合理安排扦插时间,抑制植株营养物质成长是成功种植的第一步。在本地,从5月下旬至6月中旬,考虑各个品系特点,剪取5厘米至7厘米长、带健壮顶芽的嫩枝分批扦插于细沙土中,其中,高株品系在6月中旬,中株品系在6月上旬,矮株品类在5月下旬左右,扦插较为适宜。同时做好扦插床的排水工作,尽量避开雨期。
第二个关键:耐心做好摘心发枝、整形定头工作。为了培育出株形紧凑的品字形三本菊,需要对菊花进行摘心、整形。当然,这项工作很繁琐,务必仔细、细心加耐心。当扦插苗生根后,新株长到5片至 6片叶,高12厘米至15厘米时,不待顶芽萌发立刻拔去心点,促使下部枝芽萌发。在立秋前1个至2个星期,约7月下旬对菊花进行一次重剪,保留5片至6片叶,保证菊花能进行光合作用,促使养分成长及枝芽萌发。同时,为使株形均匀,小心剪口端的芽眼保留偏向(向外侧), 3个芽约在一个平面内成120的角,并预留2个至3个枝芽,作为被损后及因长势不均需重新调解的补充。平时的管理要按照三枝长势,恰当调节方位,弱枝朝南。若三枝长势长短不齐,可采用支撑、绑扎等物理措施。
第三个关键:严格抑制好成长控制剂的利用浓度与应用次数。一般矮株品系经过合理有用的种植可将高度抑制在30厘米左右,高株、中株品系除重剪外,还要用成长控制剂进行处理。待叶子长至约24片时,从8月中旬起开始用2000ppm的矮壮素(CCC)或5000ppm 的比久( B9)喷洒叶面,也可选用4000 ppm 的多效唑(PPP333)可湿性粉剂浇于盆内。一般每10天至12天一次,高株品类间断3次至4次,中株品系1次至2次,可使植株矮化30%至50%。在喷洒成长控制剂后要小心观察植株的成长壮况,当叶子发厚、发重、发暗无光泽时,说明浓度配制太高,可进行恰当调解,总的原则是宁可低而多次,否则,浓度太高,植株就会停头不长,茎基木质化,甚至难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