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对七叶树的生物生态价值及经济使用价值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讨七叶树的扩展前景,为七叶树种质资源的呵护、开发和进一步应用供给理论借鉴。
关键词 七叶树;生物学特征;扩大应用
1.七叶树的生物学特点
七叶树为七叶树科七叶树属植物。属落叶乔木,与悬铃木、榆树、椴树并称为世界四大秀美行道树。
该树种树体高大,树干通直,枝条交互对生。3月中下旬抽芽,掌状复叶具长柄,5~9枚小叶聚生叶柄,叶倒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9~16cm。花期5月,花杂性,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长20~30cm,着生于枝条末端。蒴果,果实栗色,单粒重20~30g,果熟期9~10月。11月中下旬落叶。其重要分布区域在亚洲东部、北美洲,欧洲东南部有少量分布。七叶树属喜稍阴性树种,不耐强光;适宜于柔和气候,湿润环境成长,耐寒,深根性,萌芽力强,成长速度中等,寿命长。
2.七叶树的使用价值
2.1七叶树的美学价值
七叶树树干挺拔耸立,树形美观,叶子浓绿肥大,冠如华盖,夏绿秋红,别具一格,开花时硕大的白色花序又似一盏华丽的烛台,蔚为奇观,果实串状倒垂,外观美丽,是一种畅销不衰的园林绿化树种。
2.2七叶树的环保功能
七叶树叶子浓绿肥大,树冠华丽如盖,具有较强的滞尘、隔音、汲取有害气体的能力。能够遮挡烈日的曝晒。研究表明,夏日七叶树林较空地能够下降气温6~11摄氏度。
2.3固沙保土、强堤固岸的防护功能
七叶树根系发达、粗壮,属于深根性树种,研究表明,六年生七叶树高6~8m,胸径10.5cm,主根深达6m,根幅1.4m×1.5m,远大于刺槐、桑树、旱柳、香椿等树种,栽培于梯田地埂,沟渠路旁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护效益,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富集土壤营养物质,改良土壤结构,促使土壤营养物质的良性循环。
2.4七叶树的药用价值极高
七叶树果实又名娑罗子,是一种常用中药,最早药用记录载于《本草纲目》,通常用于治疗胃寒腹胀、小儿疳积、痢疾等症。近年来,国内外对七叶树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系列研究,证实其重要活性成分是三萜皂苷类,其中最重要的是七叶皂苷,并开发出注射液、胶囊等药品,用于静脉血栓、静脉机能不全、各类脑瘤、脑功能硬化等疾病的治疗。同时,还发现有避免皮肤衰老的作用,能制造化妆用品。
2.5七叶树的木材特征及应用价值
七叶树木材纹理通直,材质轻软,木质结构慎密,干缩条数小,干后不变形,易加工,可用于高档家具和特殊用材。
3.七叶树资源扩展使用的渠道
3.1城市绿化美化
七叶树树体高大挺拔,树冠浓密,枝、叶和花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滞尘、汲取有害气体等多方面功能,因而在城市绿化美化的同时,能够显著改善市区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增添靓丽的风景,提升城市的消灾和抗灾性能。用于居民区的绿化美化,能够改善区域小气候,提升植被覆盖率,为居民休闲歇息供给良好的场所,也可作为重要绿化树种,配合小乔木和灌木及草本植物进行花坛和中心绿化区的美化,提升区域景观质量,美化环境,营造浓郁的自然和人文氛围。
3.2高等级公路和主干道的绿化美化
七叶树树体高大美观,寿命长,抗灾性能好,而且对土壤要求不严,十分适宜于高等级公路和交通干线的绿化美化。有高大挺拔的七叶树组成的护路林带,再辅以其他树种的配合,不仅能够抵抗雨水对路基的侵蚀,坚持路基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减少风沙等自然灾害对干道的破损。
3.3农田防护林网和农林间作
农田防护林和农林间作是一种具有明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农林复合林,经过高大乔木的巨大防护功能,可改善区域生态条件,坚持农业的稳产高产,促使经济的扩展和效益的提升。
3.4四旁绿化
面对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现实,扩大四旁绿化具有十分主要的意义。七叶树适生性能好,抗性强,病虫害少,管理粗放,成材性好,而且树形美观,深得人们的喜爱,一向是吉祥富饶的象征,并能够生产优质木材,满意家庭和集体的用材之需,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
3.5营造速生丰产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扩大,优质上等木材需求量不时上升。为此,我国每年不得不花费巨额外汇用于进口优质木材,随着天然林区禁伐令的实施,优质木材的短缺加倍严重。七叶树作为优质上等木材,生产较快,管理简单,适合差别规模的集约经营和丰产种植,具有不错的扩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