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Gin千克o biloba 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产生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活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全部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变异及品类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
银杏播种育苗管理,应看重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抗旱排涝。当银杏种粒大个别出土后,应准时灌一遍水。因其小苗成长缓慢,一年生苗只有20厘米高左右,加上根系发育较差,既不抗旱也不耐涝,北方地区要视苗床的干旱状况给予浇水,南方地区应视天气状况增加排水管理。
第二,适期追肥。银杏播种育苗出苗较晚(5月上、中旬),停止成长较早(9月上旬),小苗成长期短,第一次施肥应在6月上旬,可结合浇水进行,每亩用尿素5公斤,如用沤透的稀落人粪尿液则更为安全。第二次在7月上旬,第三次在7月下旬,第四次在8月上旬,用量可依次递加尿素2至3公斤, 保证幼芽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第三、四次可恰当加强磷钾肥或复合肥,借以加强苗木的抗寒性。
第三,防病治虫。因其小苗根茎十分幼嫩,易遭蛴螬、蝼蛄、金针虫和地老虎幼虫等地下害虫的为害,若大面积形成,可用1000倍的辛硫磷药液喷洒地表,若局部出现可有针对性喷洒。6至8月高温多雨季节,新苗易出现茎腐病,纯沙质土壤因地面温度增高较快,发病率很高,易酿成苗木大量死亡,沙壤土则基本不发病,防治和治疗办法是夏天准时进行中耕锄草,且不要碰伤苗茎,高温干旱季节应特别小心坚持苗床的土壤湿润。发现病株后要准时拔出烧毁,小苗时期每隔半月喷洒一次2%至3%的硫酸亚铁,成效较好。此外,土壤湿度过大或严重干旱都会导致苗木早期落叶,影响苗木的成长,应多加防范。
第四,扩距移栽。银杏苗前3至4年成长缓慢,四年后成长速度加速,一般要求苗高达2至3米、胸径3厘米的苗木方可出圃,为此要进行务必的移栽,如培育高3至4米、胸径3至4厘米的苗木,必需培育4至6年,其密度为每亩800至1000株,株行距约为0.8米×1.0米或0.5米×1.2米。苗木移栽可于11月下旬至翌春进行,移栽用地要求排灌方便,并施入足够的农杂肥。移栽时.要小心随起、随运、随栽,保证根系完整、不时根、不劈裂,并呵护好顶芽,移栽完成后要浇透水,每年施肥3次,分别在5、7、10月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