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属楝科,河南别名红椿,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嫩芽幼叶营养物质充足,香味可口,食用价值高,已成为城乡"四旁"绿化和农民增收的良好经济树种。经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对香椿育苗及苗木管理进行了较深切的研究,旨在香椿的优质丰产供给借鉴。
一、育苗技术。香椿育苗通常采用播种育苗和埋根育苗。
1、播种育苗
⑴采种:香椿一般7~8年开始结实,采种应选择成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5~30年生的优异母株,待蒴果由绿色变成黄褐色,准时采摘。采摘后,摊在席上凉晒很多天,蒴果开裂,种子散出,簸出出杂质,放入麻袋中干藏。当年新采的种子发芽率可达80%以上。
⑵选好苗圃地和整地作畦。选择排水良好、地下水位1.5~2.5米的沙壤土和壤土地。早春耙平做畦,畦宽1米,长10~20米,畦埂宽30厘米。每亩施腐熟的土杂肥750kg,磷肥25kg,同时喷洒1.5%的乐果粉剂、90%的晶体敌百虫,每亩1~1.5千克,喷后准时浅翻一遍,将肥和农药翻入土中,再耙平。播种前5~7天灌水一次。
⑶种子催芽处理。播种前3~5天,将纯净种子倒入温水中搅拌5分钟,浸种12~24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几遍,将种子装入湿麻袋内,放在温暖的地方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一遍,当种子有1/3裂口露出白芽尖时,即可取出播种。
⑷播种。一般在3月中下旬,最迟谷雨前必需下种。条播是在畦面开几条各10厘米宽,深3厘米左右的播种带,行距35厘米。在沟内浇小水,水浸透后将催好芽的种子匀称撒入沟中,覆细土1~1.5厘米。每亩用种量2.25kg,产苗量6000株。当幼芽长出4~6片真叶时,过密的地方可减苗或移苗。
2、埋根育苗
⑴采集根穗。一般在11月底或3~4月间,距离主干1~2米处开沟,挖出1~2年生的根,要求粗度在0.5~1.5厘米之间,带有须根,剪生长度 15~20厘米的根段,上端剪成平口,下端剪成斜口,将根段按30根或50根一捆捆好。
⑵根穗催芽处理。在地势较高处挖坑,深80厘米,宽100厘米,长度视根穗多少而定。坑底铺25厘米厚的干净湿润细沙,再将根穗一捆一捆地竖立在坑内,捆之间留2~3厘米的孔隙,填上湿润细沙,然后一层沙一层根段放置,一向放到坑口下10~20厘米处为止。坑中每隔1米竖立一束秣秸把,以利通气,最后用沙将坑口盖平,再覆盖1~2厘米细土,四周挖好排水沟,待封冻前再将坑口培成土堆,定期刨坑检查。早春采集的根穗,埋于背风向阳的坑中,坑深60厘米,底层铺10厘米厚的细沙,将根放在500ppm的萘乙酸液中蘸一下,成捆竖在沙层上,填上细沙至坑口平,再盖上塑料薄膜。很快即完成催芽,当根上长出 0.2~0.3厘米的嫩芽时,即可扦插。
⑶扦插。圃地整地施肥后,筑成高20~25厘米,底宽35厘米的土垄,垄中心线的距离40~50厘米,将根穗斜插入土垄向阳面的中下部,株距25~30厘米,根穗上部覆土1~2厘米,沿垄沟浇透水一次,有条件的可盖上地膜。扦插后如干旱可沿沟小水浇灌。
⑷扦插后的管理。根穗萌芽出土时,要将地膜捅个洞,以利小苗长出,未盖地膜的培土2~3厘米,沿垄沟浇一透水,但水不要淹没插根处。
二、苗木管理技术
1、肥水管理。由于香椿苗木秋天贪青成长,新梢顶端木质化程度低,抗寒力弱。因此,要科学施肥浇水,抑制秋天成长。北方干旱地区一般5~6月份浇水2~3 次,7月份雨水多,可视雨情决意浇水与否。8月中旬早先要严格抑制水分,避免苗木贪青成长。香椿苗木怕涝,雨季要准时排水。同时.要科学施肥。除整地时施入足够的底肥外,六月份正是苗木的速生期,各类规格的苗木均要追施1次化肥,每亩施尿素5千克。7月中旬,除塑料棚室用苗不再追肥外,另外规格的苗木需再追施1次化肥,每亩施尿素5千克,磷肥8kg,钾肥6.5千克。施肥要与清水结合进行。8月上旬早先要停止施肥浇水,抑制苗木成长,提升苗木木质化程度。
2、培养矮干侧枝苗木。密植园、大田、地边、速生丰产林所需苗木,要培养矮干多侧枝苗木。而呵护地栽植香椿,为了密植则不需要培养多侧枝苗木。培养矮干多侧枝苗木技术要点如下。
⑴苗期断主枝。即在苗木旺盛成长的6月中、下旬,当苗高达40厘米左右时,可用铁锨在地下挖深30厘米左右,铲断苗木主根,控制垂直根成长,促进侧枝分生,控制地上部成长,使苗木茎干低矮粗壮。
⑵摘顶芽6月中、下旬摘去苗木顶芽,并在顶芽伤口处涂抹80×10~6甘油赤霉素(CGA),顶芽以下的芽即可萌发。
⑶喷成长调节剂。在6月中、下旬,对苗木喷洒三黄苯甲酸(TIBA),每亩20克半月一次,连喷2~3次,可控制顶端优势,促使植株矮化,加强侧枝量。
3、松土锄草。准时松土锄草,可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地面板结,促使气体交换,提升土壤有用营养的使用率,同时可消灭杂草,减少杂草与苗木争水分、养份,铲除病虫害寄生场所。松土锄草要结合进行,一年要进行5~10次,松土深度3~6厘米,随着苗木的长大而加深。锄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