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野生菜,野生情况下的蒲公英产量不高,但引种种植后可以获得高产、稳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选地和播种蒲公英种子采收后可当年播种,种子发芽适温为15~20摄氏度,目前采用夏天播种、秋天订植的办法。选择土壤肥沃、湿润的向阳沙壤土地块,播前浇透水,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5万kg,过磷酸钙300千克。深耕,整平耙细,作畦,畦宽1.2米。将种子匀称地撒在畦面上,然后盖土约0.3~0.5厘米厚。小面积播种可采用育苗盘育苗。
订植后管理定值后,新叶成长前一般状况下不浇水,如土壤干旱时可用喷壶浇水。新叶长出后可视土壤墒晴浇水,畦面土表风干见湿为宜。同时开始松土打垄,发现缺苗要准时补苗,栽后2~3周内不宜浇水,以防烂根。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蒲公英成长过程中一般不施用化肥,以保证蒲公英品质。棚室种植蒲公英入冬前畦面浇透水,地面最好用马粪或麦秸等覆盖,以利保温、保湿。当年秋末冬初盖棚,也可在第二年早春3月中下旬扣棚,促使早日萌发,并准时除去地面覆盖物,浇水,松土。若在温室内,温度坚持10摄氏度以上,蒲公英植株即可正常成长,当植株成长达到适宜大小即可采收上市。
采收与留种用钩刀或小刀挑挖,沿地面1~1.5厘米处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长新芽,先挑大株收,留下小株继续成长。蒲公英每株开花数随成长年限而增多,所以留种要有专门的种子田,应选成长健壮、叶肥大、汁多色绿、根茎粗壮、无病虫害株就地留种。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当花盘黄绿,种子从乳白色变为褐色时表明种子成熟,为避免种子脱落,应分次采收。将花摘下,在室内存放2天,等花盘所有散开,再阴干1~2天,待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顶端的绒毛,晒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