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是冬春天设施蔬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重要为害西红柿、辣椒、黄瓜、西葫芦、韭菜、莴苣等。灰霉病属典型的低温高湿病害,发病适温18-23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
冬天设施内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菌侵染,特别是浇水后更易加重病害流行,对蔬菜产量和品质影响更强。冬天设施蔬菜灰霉病防控要和谐运用农业防治和治疗、物理防治和治疗和生物防治和治疗技术压低产生程度,关键时段使用化学农药抑制为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利用,保证设施蔬菜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
农业防治和治疗:选用抗病品类、轮做换茬、合理水肥、健身种植。栽培较抗病的西红柿红色硬果;与不易侵染灰霉病的作物轮种换茬3年以上。采用地膜暗灌或滴灌,晴天上午浇水,防止大水漫灌,浇水后准时通风降湿。合理密植,避免密度过大,酿成中下部通风透光不良;适期整枝打杈,摘取下部老叶和病花、病果、病枝叶,带出棚外集中高温堆沤或深埋,减少传染源。
物理防治和治疗:实施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收获拉秧后清除病残体,在夏天高温季节结合整地,把鸡粪及土杂肥一并施入土内,灌满水后盖好地膜并压实,密闭大棚30天左右。重病田块可采用石灰氮高温闷棚消毒。夏天高温每亩撒施石灰氮50-70kg和秸秆600kg,深耕土壤,使石灰氮与表层10厘米土壤混在一起匀称,灌水坚持土壤含水量70%以上,用透明薄膜覆盖畦面,膜四周用土压严实,密闭棚室增温,15-20天揭膜通风透气,翻耕土壤并晾晒10天后播种或移栽。调控温度湿度创造不利于灰霉病发病条件。冬天晴天上午放风30分钟,将湿度降到75%以下,然后紧闭大棚,棚内温度上升到30度后放小风,将温度抑制在28-32度;下午加大通风量,将湿度抑制到70%以下。
生物防治和治疗:利用生物农药防控灰霉病。在设施蔬菜灰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50克,或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150克,或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600克,或1%申嗪霉素悬浮剂100克兑水20-30千克匀称喷雾。
化学防治和治疗:
1.烟雾法。发病初期亩用45%百菌清烟剂150克,或20%腐霉百菌清烟剂200克,或15%异菌百菌清烟剂300克,放在棚内4-5处,傍晚点燃发烟闭棚熏1夜,次晨通风,隔7天再熏1次。
2.喷雾法。发病初期亩用25%腐霉福美双悬浮剂150克,或43%腐霉利悬浮剂150克,或50%异菌脲悬浮剂50-100克,或22.5%啶氧菌酯悬浮剂30-40克,或20%嘧霉胺悬浮剂150克,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克,或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30-40克,或25%啶菌恶唑乳油80-100毫升,或50%氟啶胺水分散粒剂30克,兑水20-30千克匀称喷雾;或用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00PPM,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000PPM,或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500PPM匀称喷雾,亩喷药液量为20-30千克。
小心:药后准时通风降湿,防止因施药加强大棚内湿度;保持轮换用药和交替用药;保证用药安全间隔期后采摘, 保证蔬菜农残不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