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几内亚凤仙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原产于非洲新几内亚等热带山地。株高25~30厘米,茎肉质,光滑,青绿色或红褐色,茎节突出,易折断。叶轮生,叶披针形,叶缘具锐锯齿,叶色黄绿至深绿色,叶脉及茎的颜色常与花的颜色有相关性。花多单生叶腋,有时偶有两朵花并生于叶腋的征象,花色充沛,有红、白、紫、粉、橙以及复色等。新几内亚凤仙株型秀美,叶子亮泽,四季开花,色泽艳丽,花期长,适应性强且易造型,可广泛用于花坛布置、悬垂栽植等,也可作为盆花周年供使用来装饰案头墙几,是一种近年来很受欢迎的新潮花卉,倍受消费者青睐。新几内亚凤仙的重要品系有:
佳娃。株高25厘米,分枝性好,株型紧凑,花色有橙红、桃红、粉、白等色,叶子绿色或古铜色,适宜盆栽和吊篮种植。
波尼奥。株高35~40厘米,花朵较小,花多,叶子绿色或深绿色,适宜庭院绿化和吊篮种植。
探戈。该品系为一代杂交种,单瓣花,花茎6厘米左右,浓橙色花,棕绿色叶,分枝性强,花开繁茂,株高60~80厘米,适宜大型盆栽与花坛和景观布置。
新几内亚凤仙的养殖常采用播种、扦插和组织培养等。
1、播种养殖。播种养殖时间一般在3~4月,适期采收,随采随播,发芽适温22摄氏度。目前,新几内亚凤仙的种子多从国外进口,为杂交种,在我国种植时很难获得种子,就是结籽,后代性状也会产生分离,因此,在我国极少采用。
2、组织培养。组织养殖办法已获得成功,并已开始规模化生产,但组培成本高,所以常采用扦插法进行养殖。
3、扦插养殖。扦插季节以春、夏、初秋为宜,温室内可周年进行养殖。
扦插时,要选择成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插穗可直接采自叶腋间的小苗,养殖速度快,专门用于剪切插穗,以2~2.5厘米的带顶芽的插条最佳,要求带有不超过2片完全展开的叶子和3~4片未完全展开的叶子。最下部叶子以下留1~1.3厘米茎段,以便能插入基质,也能够将当年生枝条截成几段,每段2~3节。扦插密度以插穗叶子不相互覆盖为宜。若切穗已经发生花蕾,应将全部花蕾摘除,或弃置不用。如果插穗成熟度高,可能已经完成了花芽分化,生根困难,且带有各种病虫害的可能性较大,破损植株成长的整齐度。插穗应随剪随插,若不能准时扦插,则应放在开口袋中,间断喷雾。
扦插基质能够采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素沙等多种,但全部基质必需排水良好,具有较高的透气性。实践证明草炭土土与蛭石按1∶1的体积比混在一起非常适宜新几内亚凤仙扦插生根。扦插且要坚持适宜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扦插后要恰当遮荫,温度抑制在白天24摄氏度,夜间21~22摄氏度,基质温度为22~24摄氏度时成效最好。采用室内全光喷雾扦插时,随着天气的不一样,喷雾频率从晴天的每15分钟喷雾5秒递减到阴天的每两小时喷雾5秒,夜间不要喷雾。若采用小拱棚扦插,则每天喷雾1~2次,白天恰当通风,夜间覆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5~7天产生愈伤组织;10~14天根长达到0.6厘米时,喷雾频率减至每半小时1次;3~4周后,根长至足够长度,可进行移栽上盆。新几内亚凤仙生根较易,一般不需要利用生根素处理,扦插时期不必施肥,插穗生根率可接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