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其菇体色泽洁白、肉质细腻、味道鲜美,以形似灵芝而得名。
白灵菇菌袋接受低温刺激、进入出菇阶段后,应增加现蕾阶段的管理,否则会因管理不妥酿成白灵菇菌袋上下乱显蕾,浪费营养物质,影响菇品商品性及产量。
笔者按照几年来大量养白灵菇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建议,供菇农参考:
1.培养料装袋时,应尽量将料袋装紧,不要留有孔隙;菌袋菌丝培养阶段,应坚持暗光,温度恒定;菌丝发育成熟的菌袋尽量少搬动,以免导致菌丝伤害。
2.菌袋解绳松口后,菇棚湿度不能过低,以坚持80%-85%为宜,若湿度过低,则会导致菌头偏干,酿成菇蕾多在菇袋中央湿度适宜的位置产生。
3.菇棚光芒应坚持较暗,以利菌丝迅速扭结,尽快显蕾。在这时期,假设光芒较强,会引起菌头位置菌丝老化,难以现蕾,如果在菌袋中央位置,光芒比较合适,菇蕾则会大量出现。
4.现蕾阶段,菇棚气温应尽量保证8-15摄氏度的条件,若菇棚气温高于20摄氏度,此时,菌头的出菇能力显著减弱,而在料袋中央,因温度相对偏低,则会大量现蕾。
5.菇棚通风条件应良好,否则会酿成菌头位置现蕾过量,难于疏蕾,浪费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