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竹梅(Zebrina pendula)又名吊竹草、甲由草,为鸭趾草科吊竹梅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茎蔓生,茎叶稍肉质、多汁;叶互生,无柄,椭圆状卵圆形或长圆形,表面紫绿色或杂以银白色条纹,中部和边缘有紫色条纹,叶背紫红色;花小,紫红色,夏天开花。它玲珑小巧,又比较耐阴,适于家庭栽植美化卧室、书房、客厅等处,可放在花架、橱顶,或吊在窗前自然悬垂,枝条飘曳,独具风度,观赏成效极佳,深受人们的喜爱。
光照
吊竹梅一年四季都需要丰富敞亮的光芒照射,这样能够促进植株长出繁茂而颜色明艳的叶子。如果将植株长期放在室内光芒不足的地方,那么茎会长得细长而散乱,叶面的颜色会慢慢褪去,开花少或不开花。春秋天节宜放在室内依靠近南窗附近的地方培养,夏天宜放在室内通风良好具有敞亮的散射光处,炎夏要防止烈日直射以免焦叶。
温度
吊竹梅原产于南美洲,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成长适温为15摄氏度~25摄氏度,越冬温度为0摄氏度。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温度都适合它的成长,在冬天较低温度下成长很缓慢,温度约10摄氏度时就要小心保温防寒,室温坚持在5摄氏度以上即能安全越冬。
水分
吊竹梅较耐阴,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若空气干燥,叶子常易干,叶尖焦枯。因此,成长季节应堤防经常向茎叶上喷水。成长期要求盆土常坚持湿润,夏天放于荫棚下,经常喷水和对枝叶喷雾,坚持枝叶明艳;冬天温度低,植株处于休眠状态,用水量少,应节制浇水,使盆土稍干为宜,如果这时浇水过量,盆土长期潮湿,极易导致烂根黄叶。
土肥
吊竹梅对土壤要求不严,适于肥沃、疏松的土壤。家庭栽培培养土宜选用腐叶土、园土各40%和河沙20%混在一起配制。春、秋成长期约15~20天施1次稀薄液肥或复合化肥,以利枝叶成长,叶面光滑亮泽。施液肥后要用喷雾器喷水,以免肥液沾污叶子而导致黄叶。夏天高温需少施或停施肥,否则茎叶疯长幼嫩,会减弱植株抗暑能力。
养殖
由于吊竹梅在恰当的温度和湿度下,能从每一节中生出根来,扦插养殖成活率较高。扦插可在3~5月上旬和9~10月进行,选取成长健壮的枝条,剪生长7cm~10cm一段,每段带2~4个节,修去下部叶子,保留上部顶叶或侧叶。扦插可用河沙或蛭石作培养土,也可用园土和砻糠灰各半混在一起,或园土和腐叶土各半混在一起。植株扦插后用细喷壶浇足水后放在阴处,早先坚持盆土湿润,约15天后就能长出根来。成长时期准时摘心,使植株促发侧枝,上盆养护。春天扦插的到秋天即能长成大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