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石竹一般指康乃馨(石竹属植物),康乃馨,原名:香石竹,英文名:Dianthus caryophyllus.又名:狮头石竹、麝香石竹、大花石竹,拉丁文名:Dianthus caryophyllus L. 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全株无毛,粉绿色。茎丛生,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稀疏分枝。叶子线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基部稍成短鞘,中脉显著,上面下凹,下面稍凸起。花常单生枝端有香气,粉红、紫红或白色;花梗短于花萼;宽卵形,顶端短凸尖,花萼圆筒形,萼齿披针形,边缘膜质;瓣片倒卵形,顶缘具不整齐齿;雄蕊长达喉部;花柱伸出花外。蒴果卵球形,稍短于宿存萼。花期5~8月,果期8~9月。
香石竹脉斑驳病的防治和治疗 [症状]系统花叶,脉斑驳,冬天老叶隐症。花碎色,尤其是红色品系的花瓣碎色更为严重。
[病原]香石竹脉斑驳病毒(CarnationveinmottlepotyvirusCaVMV)。粒体为线状,790nm×18-19nm也有报导为 600-710nm×13nm。沉降系数约144S。A260/280=1.15。抗血清试验与马玲薯Y病毒属相近。致死温度(TIP)60-65摄氏度;稀释终点(DEP)10~3-10~5;体外存外活期(LIV)13摄氏度时为2-10d。病毒粒体分散在细胞质中,并具风轮状内含体。香石竹脉斑驳病毒与香石竹潜隐病毒可经血清反应和电镜观察加以不一样。用美国石竹进行接种测定最为方便,因为香石竹潜隐病毒不能使美国石竹出现症状。其他香石竹病毒(如斑驳、环斑、蚀环、意大利环斑)都具等径对称的质粒,都使相应的指示植物体现显著症状。
对该病毒的株系研究较少,发现差别分离物纵然使香石竹发生相似症状,但它们在苋色藜上的感染能力差别;典型株系感染千日红和尾穗苋导致系统脉斑驳,而其他分离物不感染。其体外存活期也有较小差异。
[发病规律]桃蚜以非耐久性方式转毒。可汁液传播。尚未发现茴藜和美国石竹的种子能够传毒,如果采用带毒植株作扦插材料,会使病毒大出现。
[防治和治疗]
1、香石竹植株难以经热处理脱毒,但易经茎尖培养法脱毒。以脱毒苗作为养殖母本,建立脱毒母本基地。
2、采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防治和治疗蚜虫,减少媒介昆虫。
3、小心田间卫生管理,看重工具消毒,减少人为传播。
4、看重抗病育种。中国石竹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花朵小,花色差;而香石竹具花朵大、花色鲜等特性。采用各种方法,培育出具有多种优异性状、抗病性强的香石竹新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