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粉背蕨株型玲珑,叶形奇特,质硬有光泽,叶背银白清晰,其适应性更大,是难得的一种小型蕨类。它属蕨科粉背蕨属植物,根状茎直立或斜升,外被红棕色边的亮黑色披针鳞片,叶簇生,表面暗绿,反面有银白色或乳黄色粉粒,叶呈五角星状,羽片基部彼此相连或分离,顶生羽近于菱形,侧生羽片又为三角形,叶柄栗褐色,有光泽。
【养殖对策】孢子养殖。用石灰质的原料作基质,可在蛭石或砂土中掺入少量熟石灰。播后不必盖土,并用玻璃盖上保温,放在阴处,早先用浸水法坚持土壤湿润,孢子体长大后准时分栽,并增强光照。
分株成活率低,多在春天萌动前,整株挖起栽植并注意管理。即使全株移栽,如种植环境不宜,管理跟不上,也较难成功。江、浙一带引种野生苗,多在秋末冬初或早春未萌动前进行。
【种植管理】银粉背蕨适应性强,性喜阳也耐阴,耐旱、耐瘠薄,喜成长在疏松的钙质土壤中,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也能成长,管理简便。盆栽用土宜疏松透气,盆栽基质宜用腐叶土、碎砖或砂等量混在一起,再加入少量石灰,或者以壤土、粗沙、腐叶土2:1:1配成,并掺入老墙土或骨粉。栽植时,盆不要太大,也不可栽植过深。春秋可接收半阳光照,6-8月应防止烈日直射。经常坚持盆土及环境湿润并适期施肥,可使其成长旺盛,叶绿光明,正反两面色彩对比鲜明。此种耐旱,即使久旱叶子卷曲,只要浇上水,叶子就会紧锁开。成长适温16-21摄氏度,冬天可耐(-10)-(-7)摄氏度的低温。忌闷热,在夏天应恰当遮荫,须多通风,勿使空气过于干燥而又有恰当的新鲜空气。水肥供应充沛及半阴条件下植株较高,叶子也较大。平时浇水宜见于见湿,忌积水。冬天应减少浇水,盆土可稍干些。越冬温度维持在0摄氏度以上即可。盆株通过2-3年后须进行换盆,时间一般在2-8月,换盆切忌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