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柏(拉丁学名:Sabina chinensis (L.) Ant. cv. Kaizuca),又名刺柏、红心柏、珍珠柏等,是圆柏(桧树)的种植变异,龙柏长到一定高度,枝条螺旋盘曲向上成长,宛如盘龙姿态,故名“龙柏”。
柏科圆柏属乔木,高达21米,胸径达3.5米;树皮深灰色,纵裂,成条片开裂;幼树的枝条通常斜上伸展,产生尖塔形树冠,老则下部大枝平展,出现广圆形的树冠,树皮灰褐色,纵裂,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脱落;小枝通常直或稍成弧状弯曲,生鳞叶的小枝近圆柱形或近四棱形。常用于园林绿化,如街道绿化、小区绿化、公路绿化等。龙柏的养殖有嫁接养殖和扦插养殖两种:
嫁接常用2年生(1年生壮苗亦可)侧柏或圆柏作砧木,接穗选择成长健壮的母树侧枝顶梢,长10一15厘米。露地嫁接于3月上旬进行,室内嫁接则可提前至1~2月,但接后须假植保暖,3月中下旬再移栽圃地,嫁接对策采用腹接,接穗剪去下半部之鳞叶,腹接于砧木根颈部,砧木枝叶所有保留,接后壅土近接穗部或用塑料薄膜覆盖于床面,使坚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成活后可施薄肥,并修去砧木顶梢,第二年春将砧木上部齐接口剪除。
扦插养殖有硬枝(休眠枝)和半熟枝扦插两种。休眠枝扦插又有春插和初冬插之分。春插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行,初冬插于11月上中旬进行。插后用薄膜覆盖,保温、保湿,可促使愈合和提早生根。半熟枝扦插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行。插穗选用侧枝顶梢,长15厘米左右,剪除下部小枝及鳞叶,插入土中5~6厘米,株行距可采用5厘米×12厘米,插后掀实,充分浇水,搭棚遮荫,早先经常喷水,坚持苗床湿润,冬天干燥时在晌午亦须喷水。扦插初期忌日光直射,需全日庇荫,待愈合后早晚逐渐加强光照,龙柏发根慢,一般需6~8个月左右,根数少,宜留床1年,第三年春移栽。在培养期需立引杆,小心修剪、摘心、扎枝,使苗木长得挺直、慎密,若培养龙柏球,可去顶摘心,一年行3~4次,逐步养成,龙柏移植在2月中旬至3月下旬或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进行,带泥球移植。
种植管理:
在江南露地种植时应中和土壤中的酸,同时补充钙;在北方庭园中地栽时应栽在背风向阳的地段,如果土壤黏重应大量掺沙。目前北方城市中种植的龙柏大苗大均是从南方调来的,千万不要在当年地栽,否则因不适应北方的冬天严寒,入冬后会受冻抽干而死亡,春天苗木运到后应栽入大花盆中,先放在背风的疏荫下,经常喷水来提升空气湿度,待新叶大量萌发后再逐渐移到日光下养护,冬天移入冷室,室温越低越好,给它们创造抗寒锻炼的机会,因受不到干风侵袭,枝叶不会抽干,来年早春再脱盆地栽,就能在露地安全越冬了。
盆栽时应利用肥沃的腐叶土并掺入1/3的河沙或面沙,为它们创造良好的通气透水条件,用盆不要太大,10年生以下的苗木也不要急于上入木桶。养护时应见丰富的日光,掌握间干间湿的浇水原则,立秋前经常追施稀薄的液肥,雨季应把花盆放倒以防盆内积水,冬天移人冷室越冬。家庭培养的小型盆株于冬天最好放在冷屋或楼道内,让它们休眠以适应其自然成长规律,如果冬天室温太高,对翌年成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