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学名:Gerbera jamesonii Bolus)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太阳花、猩猩菊、日头花等。繁育用播种或分株法。株高30-45cm,根状茎短,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多数叶为基生,羽状浅裂。具较粗的须根,顶生花序,花朵硕大,花色分别有红色、白色、黄色、橙色、紫色等,花色充盈,管理省工,在温暖地区能常年供应,是当代切花中的主要材料,供插花以及制作花篮,也可作盆栽观赏。
重要类型可分当代切花型和矮生种植型。原产地为南非,后引入英国,现世界各地广泛种植。
非洲菊又名非洲菊,是菊科大丁草属的多年生宿根常绿草本花卉。花大色艳,是数十年来世界流行的主要鲜切花种之一。近年来,我公司引种多个荷兰非洲菊品系,采用袋培滴灌生产技术,达到丰产优质,产品推出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其重要种植技术如下:
一、种植设施
非洲菊原产南非,喜温暖的气候。成长适温为20—25摄氏度,夜间16摄氏度左右,开花期不低于15摄氏度。冬天安全越冬温度低于7摄氏度、夏天高于35摄氏度会停止成长,所以在我国大多数数地区务必进行呵护地种植。在广东地区,选择普通薄膜棚室(单棚或连拱),冬天增加保温12摄氏度以上,夏天遮光(30%—40%)进行降温,坚持通风,防止高湿空气的积滞,减少病虫害的产生,则可周年生产非洲菊。采用袋培滴灌生产技术,并实行矮壮处理,可培育品质佳的盆花,经济效益较高。
二、栽培
1、基质。非洲菊喜肥沃、通风透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PH6—6.5)砂质壤土。常用的基质有:砂质壤土(内加适量腐熟底肥),土壤加草炭土(1:1),草炭土土加河沙(7:3),炭土加珍珠岩或蛭石(6:4)。
种植基质栽培前需进行消毒,如用苗床栽培可泼施辛硫磷加敌克松,用育苗袋栽培可先将基质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后再利用。
2、种植方式。非洲菊一般采用高畦加滴灌带栽培,但忌连做,所以常以栽培槽加滴灌或袋培滴灌栽培。非洲菊组培育苗速度快,袋培滴灌栽培当年即可采收切花,大大缩短成长周期,也可上盆销售,显著地提升了生产经济效益。
3、订植。非洲菊为周年开花植物,订植期间不限,但从有利于生产和销售角度来考虑,最好能在春天订植、秋天开花,入冬至春节前进入盛花期。尽量防止在8月后才订植。非洲菊种苗培育速度快,最好每年替换, 保证产花的数量和质量。在育苗床,待苗长到5—6片叶进行定值,小心浅栽,防止栽培过深酿成坏根死苗。订植后应浇透水,并将覆盖心叶的基质清掉,以提升成活率。
三、种苗的养殖
1、有性养殖。种子养殖,可经过杂交取得种子。非洲菊花序中雄蕊与雌蕊成熟的时间不一样,必需人工授粉才能获得种子,故经种子养殖,后代较易分离。种子养殖措施除使用于盆栽种的养殖外,一般不直接用于大面积切花种生产。
2、无性养殖
①分株养殖。成长健壮的非洲菊成年植株能够采用分株养殖,但养殖系数低,易侵害病虫害,分株养殖代数高时,种苗退化,种苗质量不稳定,下降商品率,一般较少采用。
②组织培养。这是目前非洲菊养殖的重要方式。组培育苗,种苗质量高,养殖速度快,可实行周年计划安排,有利于商品化生产。
四、成长期的管理
1、幼苗期。非洲菊幼苗订植后,必需做好遮阴处理,天气干燥时勤滴水坚持基质湿润,并于定值后第二天用多菌灵等杀菌药灌根。1周后进行观察,如生出新根的可薄施氮肥,每周施1次。并准时查苗补苗,清除死苗,补上健壮幼芽,幼芽前期成长较慢,约4周后可生出新叶。
2、成苗期。幼苗订植45天进入旺盛成长期,该成长时期,每7—10天可长出1片新叶,根系发达,吸肥吸水力强。在肥水管理上,要提供充盈的水量,坚持基质湿润,施肥以氮肥为主,恰当增施磷、钾肥及钙、镁、铁等元素。夏天高温防止强烈辐射,需作遮阴处理,并且叶面洒水保湿降温,冬天则需抑制氮肥和水分,加强光照,并进行保温处理。
3、花期。定值后3—4个月进入花期,开花初期由于养份积累少,花朵细而弱,商品率低,不宜留花,应准时摘除花蕾,坚持植株营养物质供应的平衡。同时还要准时摘除花叶、黄叶及发病叶片,防止营养物质消耗,酿成枝叶过密,影响中后期成长,一般每棵坚持25片叶左右为宜。开花前期需大肥大水促使成长,促进茎粗花壮。并准时调解氮、磷、钾的比例,增施钾肥,使植株壮健,贮藏足够营养物质。同时小心准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和治疗,保证全年开花的产量的质量。
五、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采用温室棚室种植,由于多年连做,如果管理不妥,病虫害的出现就会逐年加强,严重影响生产效益。在病虫害防治和治疗上做到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和治疗相结合,除了小心栽培环境通风要好以外,每年春天必需做好清棚消毒,减少虫源病株。一般产生的重要病虫害及防治和治疗药剂如下。
1、虫害。叶螨:是对非洲菊威胁最大的虫害,其养殖快,难以抑制。经叶螨为害的植株,叶子卷缩、硬化,花朵不能正常展开,可用克螨特、天氯杀螨醇、水胺硫磷等交替利用防治和治疗。蓟马:受蓟马危害的植株成长缓慢,花瓣形成白斑、褪色,可用高效蓟蚜清、蓟马灵等进行防治和治疗。潜叶蝇:成虫为害叶子出现白色取食小圆点,幼虫为害叶子出现白色取食隧道,可用爱福丁进行防治和治疗。蚜虫:为害后叶子失绿变色,排泄物容易使真菌滋生,可用蚜虱绝、硕丹等进行防治和治疗。粉虱:此虫养殖快、为害较大,危害叶子,并残留煤状物于叶上,可用高效蓟蚜清、叶蝉散、灭扫利等进行防治和治疗。
2、病害。疫病:该病重要由根茎、叶柄断口侵入的镰刀菌导致。土壤湿度大时易形成,发病时叶茎部变黑腐烂,引起植株萎蔫死亡,可用托布津、敌克松等灌根处理。颈枯病:发病时花变小、畸形,花茎顶端位置干枯,可用代森锰锌或链霉素防治和治疗。叶斑病:受害株叶子和花上有灰色的斑点或斑块,严重时斑块连成片,可摘除发病叶片,并用托布津、普菌克、百菌清等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