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原名:紫苜蓿,又名苜蓿,拉丁文名:Medicago sativa. 蔷薇目、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 根粗壮,深切土层,根颈发达。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枝叶茂盛。种子卵形,长1~2.5毫米,平滑,黄色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一带。世界各地都有种植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栽培为饲料与牧草。
杨树林套种紫花苜蓿技术
三倍体毛白杨的栽植间距较大,每667平方米仅栽110株,且冬、春两季毛白杨叶落并停止成长,按照毛白杨的这一特性,在毛白杨林中套种紫花苜蓿,可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平整土地:紫花苜蓿种子细小,播种要深耕细耙,保证地块平整,上松下实。
2.准时播种:长江流域春播以3~4月为宜,秋播以9~10月为宜,尤其以9月播种最好。紫花苜蓿种子外种皮较硬,为提升发芽率,播前利用砂子揉搓掉外种皮,也可在播种前晒种2~3天或用50~60摄氏度温水浸泡15分针到1小时。其它,为避免菌核病,播种前可用比重为1.03~1.1的盐水选种,也可喷洒多菌灵,以消除种子中混同的菌核。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0.75~1公斤,以条播为主,行距20~30cm,也可撒播、点播、育苗移栽。肥沃土地以行距50~70cm的宽行播种为佳。播种深度,湿润土1.5~2cm,干旱土以2~3cm为宜。不宜播得太深,以利出苗。
3.施足基肥、底肥:播种前要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4000~5000公斤或复混肥75~100公斤,每年越冬前或返青前再追施有机肥2000公斤或复混肥50公斤。每次刈割后,要准时浇水、追肥。
4.日常管理:①准时进行中耕锄草:紫花苜蓿苗期成长缓慢,极易酿成杂草丛生,每年越冬前、早春返青及每次刈割后都要准时松土锄草。②准时灌溉和排涝:在干旱或炎热的夏天,应准时浇水;在干旱或寒冷的冬天,冬灌能提升地温, 保证紫花苜蓿安全越冬;若遇间断阴雨天气,应准时排解积水。
5.适期刈割和收种:紫花苜蓿作为青饲料适宜的刈割期是在第1朵花发生至全株10%开花,根茎上又长出大量新芽时;秋播的紫花苜蓿一般到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开始刈割,之后每隔35~40天刈割1次。6~7月份分批采收成熟的种子。南方多雨年份以2~3茬留种为宜。
编号:2004~6~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