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兰花,必需掌握兰花的习性。明代《兰易十二翼》对兰花习性作了如下概括:一喜日而畏暑,二喜风而畏寒。三喜雨丽畏撩,四喜润而畏湿,五喜干而畏燥,六喜土而畏厚,七喜肥而畏浊,八喜树阴而畏尘.九喜暖气而畏烟,十喜人而畏虫,十一喜聚族而畏离母,十二喜培植而畏骄纵。古籍《养兰四戒》裁:“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所谓“春不出”,就是春季不急于出房,因为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常有春寒;“夏不日”是指兰草最忌烈日,一出房就要放在荫棚下面,不能在烈日下曝晒;“秋不干”是说秋季凉爽了还应适量浇水,坚持盆土湿润,促使成长;“冬不湿”,因兰草进房已进入半体眠状态,用水量少,要抑制浇水量。
下面着重介绍养兰的肥、水、光三个环节。
施肥
兰花虽由兰花泥培植,但盆中养分面积有限,成长旺期补充营养物质还是十分主要的。不施肥不行,多施、重施更不行。新兰上盆,盆土太肥,常不能成活,即使能成活,亦很少开花。若夏肥太多,则秋叶便旺,常致明春报叶开花不好。若素日氮肥太多,叶片太肥,使叶与花的成长养分失调,会出现只长叶不开花的征象。如何施肥才合适呢?一般说来,叶芽新出,可少量施几次淡液肥。从5月新草出土前开始至立秋停施,每隔半月至3周施肥一次,并掌握薄肥多施的原则,春分秋分施肥,花谢后20天施肥,均是比较适当的时季。施肥时间以傍晚进行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浇一次清水。较稳妥的对策是视叶色深浅施肥。叶黄而薄是缺肥,应追肥;叶黑叶尖发焦是施肥过量,应停止施肥。惯用的有用液肥是将麦子或大豆煮熟或将河蚌鱼虾之类捣烂,浸入水中数月至无臭味时,加水 8-9倍利用。施用发酵腐熟的人粪或骨粉、饼肥等也可,肥水比例为10%左右。
浇水
花谚有“干兰湿菊”之说。兰花盆士忌过湿,只要坚持一定的湿润即可,八成干,二成湿最好。浇水按盆土的干湿程度及兰草成长状况酌量浇施。4—5月新草尚未出土,盆上宜干些,以避免新芽腐烂。6—9月为新草成长旺盛季节,此时气温高,蒸发量大,浇水量要加强(切勿在晌午前后浇水)。秋季转凉,浇水量应酌情减少,以坚持盆土湿润为好。冬天应抑制浇水量,水须经阳光晒过,切不可浇寒冷的水,以晌午前后浇水为宜。水要从盆边浇入,不可当头倾注。所用之水,以雨水、泉水为好,江水、河水、自来水均可用,最忌井水。各种用水均应先一日取来积蓄缸中,使水中污物沉淀,氯气逸尽,水温正常,然后再浇。兰花对空气温度也有一定要求。夏季除浇水外,地表应喷水或喷雾。兰花能够淋小雨,忌间断雨浇或淋暴雨,否则易烂心、烂叶,所以三更有雨也应起身遮盖,梅雨时节更要小心。
光照
兰花纵然性喜阴凉,但是,若常年放在阴蔽地方,也影响开花。春夏天节最好用芦帘遮阴,或放在室内朝东、朝南通风的窗口。帘下兰花宜每隔半月转盆一次,使其四面受光,植株均衡成长。秋凉时,将盆从阴蔽处移出,每天晒上半天太阳。冷天放室内窗下越冬,温度宜坚持在1摄氏度一2摄氏度,不必太暖,以不结冻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