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松科
别名:
形态特点: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50厘米;树皮白色或灰白色,裂成不规则较厚的长圆形块片;1或2年生枝桔红色或淡黄褐色,有短毛或几无毛,微有白粉,老枝淡灰色;冬芽圆锥形,褐色,微有树脂,芽鳞宿存,先端反曲。叶钻形,多少弯曲,长1~2厘米,宽1.5~2毫米,先端急尖,横切面斜方形,每边有4~6条气孔线。球果长椭圆状圆柱形,下垂,长8~12厘米,直径3~4厘米,成熟前种鳞反面绿色,上部边缘紫红色,熟时褐色或淡紫褐色;种鳞倒卵形,长约2厘米,宽1.5厘米,先端圆或微呈三角状;苞鳞短小,披针形;种翅先端圆钝,连同种子长1.4~1.6厘米。?
分布与习性:白皮云杉目前仅见于四川西部的康定附近地区,即榆林乡驷马桥至新榆林宫一带及折多山、中谷等地海拨2600~3700米地带。分布区的年平均温6~9摄氏度,年降水量700~800毫米。白皮云杉虽属阴性树种,但在云杉属中是较为喜光耐旱的种类,多生于半阳,斗阴的山坡。土壤为棕壤。常散生于川西云杉Picealikiangensisvar.balfouriana(Rehd.etWils.)HillierexSlavin和鳞皮冷杉AbiessquamataMast.林中。树龄可达300年以上。林冠下更新幼树稀少,在林缘,大林窗中或火烧迹地、撩荒地上更新幼树较多。少小阶段因处于杂灌丛下,成长十分缓;长出灌木丛后,进入速生期间,年高成长可达50厘米以上。因系浅根性树种,易出现风倒和风折。花期4~5月,果期10月。?
繁育与种植:用种子繁育。球果10月成熟。但因球果易染锈病,种子应当精选。每亩播种量为12.5~15千克。幼芽出土后应准时搭盖荫棚,小苗须根少,在原苗床培育2年后,再换床培育2年即可出圃栽植。造林密度每公顷3000~3500穴,应准时增加抚养管理。为加强母树结实率,应建立采种园。?
使用:为我国的稀有珍贵树种,是川西地区物种强烈分化的种类之一,对研究云杉属的种系发育和青藏高原隆起后的植物演化等,均有主要的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