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茉莉(学名:Mirabilis jalapa L.):草本,高可达1米。根肥粗,倒圆锥形,黑色或黑褐色。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无毛或疏生细柔毛,节稍膨大。叶子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全缘,两面均无毛,脉隆起。花常数朵簇生枝端,总苞钟形,长约1厘米,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花被紫红色、黄色、白色或杂色,高脚碟状,筒部长2~6厘米,檐部直径2.5~3厘米,5浅裂;花午后开放,有香气,次日午前凋萎。瘦果球形,直径5~8毫米,革质,黑色,表面具皱纹;种子胚乳白粉质。花期6~10月,果期8~11月。
一、养殖办法:紫茉莉大多数采用种子养殖,也有效地下块根养殖和扦插养殖办法。
1、 种子养殖 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三月底四月初播种。早春二月宜将苗床深挖整细、整平,做成宽1米、长6米的畦。由于种皮较厚,最好播前浸种。播种可采用散播或条播,要求撒匀种子,地温抑制在20摄氏度左右。撒播,每平方米苗床播种量300克左右,覆盖一层厚约3厘米左右的草木灰拌土,浇透水,平常小心保湿。种子发芽出土最适温度约20摄氏度左右。6天出苗,出苗后可追施稀薄水肥,加速幼芽成长。有1对叶时移苗,单株成苗。因育苗天数短,一般移植一次,秧苗养分面积64-81平方厘米。苗期易疯长,在温室南侧或棚室内培育有利于抑制,否则应当有较大营养物质面积并恰当下降气温。在苗长至5-6寸高时,可选择健壮的小苗,移栽于花圃、花坛或花钵内。定值前5-7天降温放大风炼苗,终霜后订植。订植时的秧苗应具6对左右叶子,其中有3对叶腋已萌杈。育出上述秧苗,在温室内春育苗需50天左右。
2、老根使用技术 老株块根可重复养殖使用10年左右,在长江以南块根可安全越冬成为宿根花卉,在不能越冬地区可将根挖出埋沙土中贮于3-5摄氏度的冷室中,贮藏第2年定值,翌年订植后重新发出新株。做法:霜降前后,预先选择好花色,作上标记,然后将老植株从距地表3厘米至5厘米处剪断,掘出褐黑色块根,再按花色标记分别晾晒。待块根表皮发干时,置于室内不受日光直射处越冬,室温以坚持5摄氏度至10摄氏度为宜,湿度坚持在50%左右即可。如果数量较少,也可将块根以潮土埋在木箱或花盆内,置之室内背阴处存放。小心越冬时切忌浇水,以免块根腐烂。翌春3月初,可将储存的块根起出,让颈部朝上,按花色分别埋在素沙土中,然后浇上水,提前在室内催芽。通过3周时间,块根颈部就可长出新芽,即可依花色需要移之室外订植。一般正常管理,6月上、中旬便可见到开花了。
3、扦插养殖技术 用脚芽、顶芽、腋芽等作插穗,其中脚芽成长势最强,不容易出现退化,抗病能力强。用沙、炉渣、园土等作基质。扦插后控温20摄氏度左右,10天即可生根。生根后移入器具中培育成苗。
二、种植管理:
紫茉莉喜欢温暖的气候,不择土壤,但以疏松,肥沃、深厚,含腐殖质充盈的壤土或夹砂土较好。秧苗不耐寒,喜欢温暖环境,其中矮生种不耐热,怕霜冻。喜光,畏烈日,稍耐半阴。沙性床土有利于秧苗成长,喜床土湿润。种植管理均较粗放,成长快速。晴天傍晚喷些水,每周傍晚追施稀薄肥1-次,有利正常成长。为控制成长可采用摘心或切根处理。种子容易脱落应分批逐个采取。移植应尽量在幼芽时进行,否则缓苗困难。种植在花圃、庭院中,多年来未发现病虫害。
三、种植紫茉莉的根
1. 越冬。紫茉莉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可露地越冬,在北方则要采取办法。秋末之初,将紫茉莉的根挖出埋在盆中湿土中,摆放室内,第二年春天再种植。
2. 栽培。将紫茉莉根下部1/4栽培在浅盆中,其余裸露,在正常的养护管理下就能发根、成长、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