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花为苦苣苔科金鱼花属多年生常绿草质藤本植物。茎细长,攀缘蔓生,枝蔓下垂,其上长有根和叶。叶对生或左右叶大小不等,长2.5-3厘米,宽2厘米,广心形或卵圆形,多肉质,浓绿色,表面有红色的毛。花着生于叶腋,单生,花大,呈水平或直立成长。花合瓣筒状,先端深裂,喉部有黄色斑点,花瓣2唇状,拱状弯曲,火红色,形状酷似红金鱼。
花期自冬至翌春。浆果白色,内含多数细小种子。近年来引入种植的品类有“小叶金鱼花”,又称“纽扣金鱼花”,产于哥斯达黎加,茎纤细,分枝蔓生,叶小,花单生叶腋,橘红色,花期春、夏天;“细叶金鱼花”,又称思达金鱼花,挪威育成的杂交品类,蔓生,花大而多,绯红色,花期冬春天;“大金鱼花”,又称“鲸鱼花”,茎直立,枝条有毛,花冠猩红色。除此,还有“疏毛金鱼花”、“鳞茎金鱼花”、“亚当金鱼花”等品系。
金鱼花原产于热带美洲丛林,我国从荷兰引进。性喜温暖、潮湿和荫蔽环境,成长适温为18-26摄氏度。夏天光芒过强需遮阴,遮光50%-70%。酷暑时需移至阴凉通风处,一般家庭可放在室内敞亮的窗口或阴面阳台上。在高温多湿时,容易导致茎枝软腐死亡。种植土需疏松、排水良好,土壤不能含石灰质,最好是偏酸性。冬天休眠时期,温度应抑制在15摄氏度。
金鱼花重要用扦插养殖,以顶枝扦插或茎段扦插法为主。全年均可进行,以花后于室内进行最佳。剪取1年生枝条10-15厘米,保留顶部3-4对叶子,除去基部数对小叶,插入沙床或沙盆中,用塑料薄膜罩好,温度抑制在20—22摄氏度,并坚持较高的空气湿度,3-4周即可发根。成活后2个月开始进行摘心,促进多分枝,以利多着花,然后即可订植上盆。小苗第一年不开花,养护得法2-3年后便可开花。
金鱼花为附生植物,培养介质可用草炭土、珍珠岩、蛭石等量混在一起,或用草炭土藓、蕨根、树皮块等材料,用多孔花盆种植,以利通气和排水良好。室内培育应将盆株置于具有敞亮散射光的地方,开花前可移到日光丰富的地方。金鱼花对低温敏感,气温降至10摄氏度以下叶色变黄,形成斑驳并脱落,尤其北方地区冬天应小心防寒保暖。
忌暑热,夏天仍应放在室内,小心通风遮阴,经常喷水坚持湿润。浇水应本着“宁湿勿干”的原则,春、秋干燥季节叶子水分蒸发旺盛,应加强浇水次数,但要小心盆土不要过湿。12月至翌年1月,植株进入休眠期,为使翌年花开繁茂,室温宜抑制在14~16-C,并抑制水分的提供,坚持恰当干燥。成长季节要堤防坚持高湿的环境,可采用喷雾法或地表喷水法,提升空气湿度。但当花蕾上色或进入开花期,喷雾即应停止,否则叶子出现黄斑。
成长旺盛期每半月施一次肥,并恰当多加磷肥,以利于花蕾的产生。金鱼花较耐修剪,久不修剪的,开花位置上移,可在花后或春天成长前对其主侧枝进行轻短截,使之出现更多分枝,花繁叶茂。
金鱼花枝条纤细下垂,早春时节,深绿色的枝蔓上缀满红色的管状花,姿态恰似金鱼在水中嬉游,既能观叶又可观花,适于室内垂盆或吊篮种植,置于柜顶、几架或窗台垂吊。观赏成效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