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叶金花(拉丁学名:Mussaenda Pubescens Ait.f.),为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攀援灌木;叶对生或轮生,卵状;萼片叶状雪白色,聚伞花序顶生,花冠黄色,花柱短而内藏。 玉叶金花常野生于丘陵山坡、灌丛、林缘、沟谷、山野、路旁等地,其茎叶味甘、性凉,有清凉消暑、清热疏风的功效,是一种具有观赏、药用、生态等多种价值的树种。
【养殖措施】
养殖以扦插为主。春天选择一年生、充实健壮的嫩枝,剪取插穗长度8-12cm,并将其下端剪成45度角,扦插前可将插穗底部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小时-2小时,扦插在透水透气性能,良好的河砂或珍珠岩的插床中,扦插深度以插穗长度的1/2为宜,插好后要一次性浇透水。在早先的管理中要小心遮荫和坚持空气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干燥时.要准时向叶面及周围空间喷水,10-15天后可生根成活。
也可播种养殖,播种可获得大量的种苗,但由于操作复杂、成活率低、成苗周期长。在立夏到小满时节,将新采集的种子摆放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后即可进行播种,为了提升发芽率和提早出苗,可将种子浸泡于30摄氏度左右1%-2%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1-2个小时,取出晾干后即可播种,盖土约lcm并小心坚持湿润和遮荫通风,7-10天即可出苗。
【种植管理】
玉叶金花属阳性植物,无论地植或盆栽,都需置于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环境中。当新苗长出3~~5对叶片时,即可进行上盆或装袋。盆土或袋装土以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为最佳,移植后要立刻浇透水以便定根。因移植时根部损害,为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减少蒸发,需要对苗木进行摘心或摘叶。温度在20摄氏度-30摄氏度时,枝叶成长较快,土壤要经常坚持湿润,每月可追施一次腐熟肥。早先随着苗木的成长,为了促进植株矮化、丰满,需要进行反复的摘心处理。成长过程中可对过长枝进行疏剪,还能够按照造型需要牵引定型,同时对枯枝、老枝、过密枝、疯长枝、病虫枝等准时剪除,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花后要准时剪除残枝,以减少养份消耗,促其再度开花。成长期要给予充盈光照,抑制水分,炎夏要叶面洒水以下降气温。勤中耕除杂草,以改善土壤空气情况。花蕾期要勤施薄肥,亦可采取根外即叶面追肥,小心增加N、P、K肥的管理。每次除蕾后,要浇足水,一周后可施淡肥水,并恰当增施P、K肥,以促生新梢开花繁茂。苗期堤防多施磷、钾肥,花蕾期要勤施薄肥,亦可采取叶面追肥。成年植株在花期可增施2次磷肥。花后需准时修剪,以抑制枝条蔓生。冬天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植株易发生落叶征象,若长期的低温则易酿成地上部干枯死亡。故南方露地栽植或北方盆栽在冬天都应小心保温,以保证植株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