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学名(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Baker)又名强蜀、番韭、山丹、倒仙、重迈、中庭、摩罗、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师傅蒜、蒜脑薯、夜合花等,是百合科百合属(学名:Lilium)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重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环球已发现有至少120个品类,其中55种产于中国。近年更有不少通过人工杂交而出现的新品类,如亚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鳞茎含充足淀粉,可食,亦作药用。
百合花为我国特产,因其观赏和食用价值高,在国际花卉市场上销售量较大,因此,值得提倡大力养殖。
百合的养殖,有播种、分小鳞茎、鳞片扦插和分株芽等4种对策,可按照需要任选一种。
(1)播种法养殖:播种属有性养殖,重要在育种上使用。办法是:秋天采收种子,贮藏到翌年春季播种。播后约20~30天发芽。小苗期要恰当遮阳。入秋时,地下个别已产生小鳞茎,即可挖出分栽。
播种实生苗因种类的区别,有的3年开花,也有的需培养多年才能开花。因此,此法家庭不宜采用。
(2)分小鳞茎法;如果需要养殖1株或几株,可采用此法。通常在老鳞茎的茎盘外围长有部分小鳞茎。在9~10月收获百合时,可把这些小鳞茎分离下来,贮藏在室内的砂中越冬。第二年春天上盆栽种。培养到第三年9~10月,即可长成大鳞茎而培育成大植株。此法养殖量小,只适宜家庭盆栽养殖。
(3)鳞片扦插法:此法可用于中等数量的养殖。秋季挖出鳞茎,将老鳞上充实、肥厚的鳞片逐个分掰下来,每个鳞片的基部应带有一小一些茎盘,稍阴干,然后扦插于盛好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浅木箱中,让鳞片的2/3插入基质,坚持基质一定湿度,在20度左右条件下,约1个半月,鳞片伤口处即生根。冬天湿度宜坚持18度左右,河沙不要过湿。培养到次年春天,鳞片即可长出小鳞茎,将它们分上来,栽入盆中,加以精心管理,培养3年左右即可开花。
(4)分珠芽法:分珠芽法养殖,仅适用于少数种类。如卷丹、黄铁炮等百合,多用此法。做法是:将地上茎叶腋处出现的小鳞茎(又称“珠芽”,在夏天珠芽已充分长大,但尚未脱落时)取下来培养。从长成大鳞茎至开花,通常需要2~4年的时间。
为促进多生小珠芽供养殖用,可在植株开花后,将地上茎压倒并浅埋土一将地上茎分成每段带3~4片叶的小段,浅埋茎节于湿沙中,则叶腋间均可长出小珠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