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脑为菊科菊属草本野菊花的近缘植物,有小叶菊花脑和大叶菊花脑两种,以大叶者品质为佳。菊花脑是民间餐桌上最常见的菜肴,尤其是菊花脑鸡蛋汤是夏日防暑清火的佳品。菊花脑不仅养分充沛,且有清热解毒,调中开胃,降血压之功效,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野生蔬菜。菊花脑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物质外,还含有黄酮类和挥发油,有特殊芳香味,食之凉爽清口。能够炒食、凉拌或煮汤。
菊花脑特点、习性及种植要点
一、形态特性
菊花脑株高30~50厘米,高的可在1米,茎秆纤细。因品系差别,大叶品系茎秆较粗,小叶品系茎秆较细,茎直立,分枝性强。叶互生,绿色,呈卵形,长2~6厘米、宽1~4厘米。头伏花序生于枝顶,花苞呈半球形。种子为瘦果,12月成熟。
二、生态习性
菊花脑适应性强,耐寒,忌高温,耐瘠薄和干旱,一般房前屋后、田边皆可栽培。若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种植,则产量高,品质好。菊花脑种子在4摄氏度以上就能发芽,在10摄氏度左右即可成长,15摄氏度~20摄氏度成长旺盛。小苗成长适温为12摄氏度~20摄氏度。菊花脑为短日照植株,强光照有利于茎叶成长,短日照有利于花芽产生和抽薹开花。
三、种植要点
菊花脑种植采用播种或分株法均可,一次种植可多次采收。通常青苗种植,于3月播种,4月定值,5月就能够采收。每隔10~15天采收1次,若管理精细,可间断采收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