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宝石海棠是集叶、花、果、枝、树形同观共赏的绿化、彩化树种。该树种以其秀美的树形、充盈多彩的观赏成效成为目前国内珍贵的城市绿化彩色树种。新疆林业科学院通过对红宝石海棠多年的引种试验,初步掌握了红宝石海棠在新疆的成长规律,并经过试验,总结出了适应新疆地区利用的种植技术,广泛利用于园林绿化、荒山造林工程中。
1、红宝石海棠的观赏特点
红宝石海棠是一个叶、花、果、枝与树形同观共赏的绿化、彩化名贵树种。具有“叶红、花红、果红、枝亦红”的特性,花、果、枝干、叶在成长期中均体现出红宝石颜色。春天红色的枝条发芽后,其嫩芽嫩叶血红,开出花朵粉红色,座果后鲜红的果实挂满全树;秋天成熟的果实紫红、酸甜适口;冬天,鲜红的枝条令人耳目一新,是公园、庭院、街道绿化亦是优异树种。再者因其易修剪、好整形,常在庭院门旁或亭、廊两侧栽培,也是草地和假山、湖石配置材料,不仅长势好,且景观靓丽。
2、红宝石海棠生物学特点和生态习性
2.1生物学特征
红宝石海棠落叶小乔木,树干及主枝直立,小枝纤细,新生叶鲜红色,叶面光滑细腻,润泽鲜亮,28-35d后由红变绿,此时新发出的叶又是鲜红色,整个成长季节红绿交织。花为伞形总状花序,花瓣呈粉红色至玫瑰红色,多为5片以上半重瓣或者重瓣,花期4-5月。果为红色梨果,接近于球形,果实成熟期为8-9月份。秋季满树红叶,满枝红果,满树紫枝,果实累累,非常美观。
2.2生态学习性
红宝石海棠适应性很大,比较耐瘠薄,在荒山薄地的沙壤土上都能成长良好;耐轻度盐碱,在pH值8.5以下,能适应且成长旺盛;耐寒冷,通过5年的试验观察,最低温达到~35.7摄氏度时未发生过冻害,且长势良好;耐修剪,该树易修剪好整形,是最佳的城市优异彩色绿化树种。
3、苗木繁殖技术
3.1砧木苗的培育
选用海棠果、红宝石海棠做砧木。在本砧种子不足的状况下,可用海棠果。
3.1.1整地
整地要做到深、透、净、实、足。“深”是深耕深翻,加深耕作层;“透”是耕透耙透,无明暗坷垃;“净”是准时灭茬,拾净根茬草;“实”是上不板结,下不翘空;“足”是底墒要足。然后打埂作畦,畦宽1.8-2m,长度依地势而定。
3.1.2种子处理:秋播种子不处理,春播种子要进行层积处理,可采用以下几种处理办法:①露天混沙埋藏法:于11月下旬结冻前,选地势高,排水量良好的地方挖坑,深70cm,宽80cm,其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坑底铺5cm厚湿沙,将混3倍于种子的湿沙拌匀称,倒入坑内,上埋10cm湿沙,再埋5cm湿润土壤略高地表。早春可往种子堆上洒些水以免过于干燥,土壤解冻后,每周检查坑内温、湿度,坑内温度应坚持在0-5摄氏度,到3月下旬-4月上旬,将种子取出,放入20-25摄氏度温室内催芽,待种子吐白后即可播种。②雪藏法:初冬当雪不融化的时候,混4倍于种子的雪,放入坑内,上部加雪50cm,上盖麦草。来年春于播种前10d取出种子,在室内催芽,室温22-25摄氏度,小心洒水翻动,待种子大一些“吐白”时即可播种。③变温处理:播前一个半月可采用变温处理,以缩短种子催芽时间。用45摄氏度的温水浸种1昼夜,捞出控干,混2倍于种子的湿沙,装入木箱,置于室外30d,气温~18-~20摄氏度。然后移至室内,室温15-22摄氏度进行高温催芽,待种子大部“吐白”即可播种。
3.1.3播种
3.1.3.1播种时间:春秋2个季节均可进行播种。以秋播为好,可不经种子处理,而且出苗整齐,苗木成长期长质量好。秋播一般于11月中旬和下旬,土壤上冻前进行。春播种子要进行处理,在4月中上旬,土壤5cm深处的地温稳定在12摄氏度以上时进行播种。
3.1.3.2播种办法
春播:采用宽窄行条播,宽行60cm,窄行30cm,每畦中铺60-70cm宽的膜3条,在膜上每隔5-6cm打洞,将处理好的种子每穴播2-3粒,平均每亩播种量为1.5千克左右。播后在膜上顺着播种行覆盖5cm宽、2cm厚的土壤,1星期左右出苗,待苗木5-6cm高时,才能浇水。
秋播:一般采用条播的方式,每亩播种量2-3公斤。在平整好的条田中开沟,沟深2-3cm,宽20cm左右,沟底要平,每条沟的间距60cm,种子要匀称地撒在沟内,播后覆土,盖土厚2-3cm,耙平略加镇压。
3.1.4减苗:春天小苗长出4-5片真叶时,对过密的苗木要准时进行减苗,缺苗断行处要补苗。一搬分2次减苗,当苗高3-4cm时,进行第一次减苗,苗高5-6cm时定苗,去弱留强,每米留苗15株左右,亩产苗l万株以上。
3.1.5小苗管理
破板结:秋播地在来年春化雪后,合墒时准时松土破除板结,以利出苗。
灌水:苗木出齐后,当晌午苗木叶片发生萎蔫征象时,应立刻灌水。早先每隔10-15d灌水1次,9月上旬停止灌水。全年灌水9-10次。
松土锄草:7月前增加锄草,每次灌水后,应进行浅松1次土,7月早先,可进行深松土,全年松土锄草4-5次。
当苗木进入速生期后,6月底追施尿素1次,追肥量8千克/亩,撒入畦面,立刻灌水。
3.2嫁接苗培育
3.2.1接穗选择:选择品系纯正、树势强健、树冠外围芽饱满的发育枝为接穗,接穗以2-3年生的枝为好,采下的新枝要立刻摘除叶子,减少水分蒸发。摘叶子时应留下个别叶柄,以便芽接时操作和检查嫁接成活率。
3.2.2嫁接时间:可在春天3月底-4月初、7月底-8月底,接穗以2-3年生的枝为好。
3.2.3嫁接对策:一般多采用丁字形芽接,取芽时能够带木质部也可不带木质部进行嫁接。不带木质部的芽嫁接成活率达98%以上,办法是:在接穗芽的上方0.5-0.7cm处横切1刀,不到木质部,然后在芽下方1cm处斜削l刀至横刀刀口,取下芽片,芽片只有带芽的树皮而没有木质部。在砧木阴面距地表5-7cm处平滑位置横切一刀,在刀口中部用刀尖向下方齐截小口,刀口呈“T”字型,撬开切口处树皮,将芽片插入切口,并顺势往下轻推,使上方横切口对齐,最后用塑料布扎紧,外部只露接芽眼。
3.2.4嫁接苗的管理:嫁接后不能立刻灌水,5-7d后砧木与接穗基本愈合,开始浇水,不带木质部的芽进行嫁接,成活率高,10-15d后凡接芽新鲜,叶柄一触即落,标志嫁接成活,没有成活的应准时补接。
3.2.4.1剪砧:3月底-4月初进行嫁接的苗木,当芽萌发5cm以上时,即可将接芽上部1-1.5cm处剪去砧木;7月底-8月底嫁接的苗木,以休眠芽越冬,到第二年的春天再剪除砧木。剪口要平滑,并稍向接芽对面上方倾斜。
3.2.4.2抹芽除萌:剪砧后,要准时抹芽,除去砧木上的萌芽。接穗上萌发几个枝条时,应选择一个部位好的键壮枝条留下,其余所有剪除。
3.2.4.3水肥管理:接穗新芽长到10cm左右时,可施追肥,准时松土、灌溉。
4、换床移栽
4.1移植技术
苗圃原床上培养的嫁接苗,在高度达1m以上时,应起出移栽,培养绿化用苗,一般按0.5m×0.5m的株行距进行订植。
整地:平整土地,进行人工耙地,耙深2-3cm,耙平耙细,然后放线定点,肯定各树种的栽培点。
挖穴:栽植时以0.5m×0.5m的株行距挖穴,每个穴的规格为0.3m×0.3m×0.4m。
追施底肥:将腐熟的有机肥每穴施入0.5公斤,并与土充分混均。
栽植:可春秋两季进行栽植,栽前先将苗木在水中浸泡3-4h,使根系吸足水分,苗木放入坑内时应使根系紧锁,采用“三埋两踏一提苗”办法进行订植,保证根与土密切接触,栽植深度以埋住苗根土痕为宜。
4.2移植苗管理
4.2.1春天栽植苗木的管理:春天栽后间断灌2次透水,浇水后要准时扶直苗木,保证苗木干形通直,发生开裂的土地要准时用土封严,保商增温。后期依气温高低、土壤干湿度状况准时浇水,一般不超过2周浇1次水,到苗木开始成长后,约3周浇1次水为宜,7月灌水前追施无机肥1次。
4.2.2秋天栽植的苗木管理:秋天栽后准时灌1次透水,合墒后准时盖土、扶苗,到土壤封冻前进行最后一次冬灌,给新移栽的大树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
4.2.3中耕锄草:当年移植的苗木,在成长时期结合灌水准时中耕锄草。一般在7月中旬要对土壤进行中耕,铲除杂草,坚持土壤疏松无杂草状态,避免杂草与苗木争夺水分和营养物质,同时剪除苗木病枯枝。
4.2.4越冬管理:北疆在9月中旬,全面停止浇水,使树木充分木质化,入冬前10月底需灌足水;南疆在10月中旬停止浇水,入冬前11月中旬灌足水。
5、大苗培育
5.1订植
挖穴:以1.5m×2m的株行距挖穴,挖穴的规格为0.5m×0.5m×0.4m。
施肥:栽植前每个栽植穴施腐熟的有机肥1千克,与土混匀。
起苗:在换床苗中将胸径大约2-3cm的苗木,隔行、隔株带土球起苗,土球直径不小于30cm。
栽植:先对坑穴作恰当填土,在每穴施人有机肥2-3公斤;然后放苗入穴,为避免栽后灌水土塌树斜,填入表土至一半时,应将土球四周踏实,再填至满穴并踏实(堤防不要弄碎土球)。每穴施入有机肥2-3千克。
5.2浇水
第一年定值后,连灌2次透水,合墒后盖土、扶直苗木,用土封沟,保商增温,这样有利根系伤口愈合,尽快生根,早先每10d浇1次水;定值第二年,早春浇1次水后,依据土壤湿度状况,8d浇1次水。8月初后,每15d浇1次。北疆9月中旬停止浇水,使树木充分木质化,10月底进行冬灌,以利于越冬。南疆10月中旬停止浇水,11月中旬进行冬灌。
5.3施肥
订植第一年6月追施无机肥,每株树施50g,在树的一旁挖穴施入,然后浇水,应做到灌1次水松1次土。在订植的第二年,每年追施两次无机肥,一般在5月底和7月中旬各施1次,每株树施肥量大约20-30g,同时在第一次中耕前还要施1次腐熟有机肥。
5.4中耕锄草
订植当年的7月中旬进行1次中耕锄草,在订植的第二年,每个成长季对土壤要中耕2次,一般在4月底5月初1次,6月底7月初1次,翻耕深度在20-30cm。
5.5整形修剪
订植当年,是缓苗期,修剪量不宜过大。第二年,要准时剪除干枯枝,为培养骨干枝,一般选留4对健壮、分枝匀称的侧枝作为主枝,除去其余侧枝,最好下强上弱,主枝与中间领导干成40°-60°的角,且主枝要相互错开,每个偏向每对主枝间的距离为30-40cm。冠幅与枝下高度的比值一般为2∶1,使全株产生圆锥形树冠。
5.6设置辅助竹竿
为避免灌水后土塌树歪或大风吹倒,苗木栽植后,每株树旁设置辅助竹竿,用草绳把苗木与竹竿绑缚在一起,可坚持树干通直。在成长期要准时剪去树木主干上的萌枝,以保证树形美观。
5.7减少移栽次数
在原床上嫁接好的苗木,以0.5m×0.5m的株行距留苗继续在原床上成长,当苗木胸径达到2cm以上时,隔行、隔株带土球起苗订植,土球直径不小于30cm。留在原床上的嫁接苗由于加强了营养物质空间,可促使苗木迅速成长。
6、红宝石海棠果实采收
红宝石海棠不但具有观赏性,到秋天红果挂潢枝头,其果实可作为原材料用于加工,制作果脯、果汁、果酱等,极具开发使用价值。
6.1采收期间
采收期间一般按照各品类的果实生育期限肯定,外运或贮藏的红宝石海棠,果实达八成熟时采收较合适。采收应在晴天露水干后的上午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
6.2采收办法
果实不耐贮运,不抗机械伤,采果篮要用纸铺好,采收时应保留果梗,轻拿轻放。树冠差别位置及每花序内的果实的成熟期有差异,需分批采收。
6.3分级包装
采下的果实应先进行大包装,可用花条木制箱、纸箱、纸盒、塑料盒、塑料箱等。小包装(零售包装)一般采用纸或无毒硬塑制的盒或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