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学名:Vitis vinifera L.)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个别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葡萄的采收与贮藏技术
一、采收
葡萄是没有后熟过程的水果,用于贮藏的葡萄,必需充分成熟才能采收。葡萄成熟的标志:糖分高,酸度低,芳香味浓,色泽明艳,有弹性。一般在果实含糖16%~19%、含酸0.6%~0.8%时采收,并要求采前两周不灌水,以利于长期贮藏。
二、贮藏的适宜条件
温度在0摄氏度~3摄氏度,湿度在85%~90%为宜。因为低温能够下降果实的呼吸强度和控制微生物的运动,高湿能避免果实脱水萎蔫,以长期坚持葡萄果实新鲜状态。
三、影响贮藏保鲜的要素
1.品系及其耐贮性。中早熟品系成熟季节气温高,果实呼吸强度大,不利于贮藏,用于贮藏的葡萄大均是晚熟,极晚熟品类。目前适宜批量贮藏保鲜的品系重要有:欧亚种如龙眼、玖瑰香、红宝石、红地球、瑞必尔等,欧美杂交种如黑奥林、巨峰、京优等。
2.增加肥水管理,提升耐贮性。灌水过量成排水不畅,多施、偏施氮肥的果实,着色差,含糖量低,不耐贮藏。秋天多施有机肥,追肥用氮磷钾复合肥,有利于提升果实质量。采前对果实喷钙(喷0.5%硝酸钙液),有利于加强耐贮性,采前两周不灌水。
3.合理负载,提升耐贮性。产量过大的葡萄时而糖度低,着色差,不耐贮藏。用于贮藏保鲜的葡萄应以合糖量达到17%为最低标准来抑制产量,一般种植条件下不宜超过每亩2000kg。
4.果穗管理。在成长时期,一般要求去副穗,掐穗尖,疏粒后每穗留30粒左右,然后套袋。
四、贮藏对策
1,葡萄沟藏保鲜法。选择地势稍高而干燥的地方挖沟,沟南北向,宽100星米,深100~120厘米,沟长按葡萄贮量而定。沟底铺5~10厘米的净沙,将预冷过的葡萄果穗依次排放于沟底的细沙上,一般放置2~3层,越紧越好、以不挤坏果校为原则。约在“霜降”后,昼夜温差大时入沟,沟顶架木杆,其上白天盖草席,夜间揭开。白天沟通在1摄氏度~2摄氏度时,昼夜盖草席。白天沟退降至0摄氏度时,要盖草苫保温防冻。总之,沟里温度控告依0摄氏度~3摄氏度,湿度85%左右为宜。
2.地下自然通风窖藏保鲜法。
(1)选择干燥排水良好地段,挖深2.2~2.5米,宽2.5~3米的窖,长视贮量而定,一般长5米可贮3吨。窖墙用砖或石垒砌,不抹墙缝,窖底面是原土,以利于调节湿度。窖顶用钢筋水泥板,其上盖土50~80厘米,以保证冷天窖内温度在0摄氏度以上为度。窖中央留60~70厘米的通道,两边各立一排柱子,既作为水泥板顶柱,又看作为拴葡萄的骨干架。从上至下每隔35~40厘米为一层,每层铺上木板以堆放葡萄或纸箱,也可每层拉若干铁丝吊挂葡萄。窖的四角处各设一个内径为25~30厘米的方形进气孔,顺其大小立一方形木框直达窖底,用农膜把木框围起来,做成与窖几乎等深的进气简。窖门设在顶中间, 60匣米见方,除供人出入外,还用作排气孔道。对于正常采收的葡萄,不宜直接入库,要先预贮,直到窖温降到5摄氏度以下时再入窖。
(2)窖内消毒:入窖前要先对窖内进行消毒,按每文方米30克硫磺粉的比例和干木屑混在一起点燃,使其出现二氧化硫气体杀菌,或用40%福尔马林1 份加水40份配成1%溶液喷布。密闭1~2天后,开窖门通风换气。葡萄入窖前要再熏一次,每立方米用4~5克硫磺粉与干木屑混在一起,洒上少量酒精,点燃后密闭1小时,早先每隔10天熏一次。
窖内最适温度应坚持0摄氏度~3摄氏度,湿度应坚持在85%~90%。温度高时白天将通气孔关闭,晚上打开降温;湿度大时应用通风下降湿度,湿度低时,可在地表喷水调节。用此法贮藏龙眼葡萄,可保鲜到次年4~5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