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五色梅冬春天种植管理

时间 : 06-26 投稿人 : 哲俊园艺 点击 :

五色梅,常绿花灌木,株高20厘米~50厘米。全年均能开花,以4月~10月最盛,花色富变化,每朵花均有几种色相间,而且能变色,固又称“七变化”。五色梅花朵凋谢后产生墨绿色球型种子,成熟后变为黑色。种子呈绿色时若能将其摘除,便可不时开花。

五色梅冬春天种植管理 | 特种种植

五色梅生性强健,适应性极广,耐旱耐瘠,耐碱抗风,耐移植,耐修剪,耐高温,凡在3摄氏度以上,常有日光照射的环境中均能成长。房顶花园因风大,夏天烈日暴晒,混凝土地表光热辐射强烈,许多花木均成长不良,而对五色梅却无显著影响。五色梅适合盆栽和花坛美化、庭园列植、丛植、片植,也可做绿篱、地被、道路分向岛绿化美化植物。

只要掌握其成长习性,即使没有多少花卉种植知识和经验的人也能种植五色梅。但五色梅的推广仍是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少有种植,许多城市尚属空白。其 因素是五色梅种植、养殖,特别是冬春天种植管理仍有部分难度。按照我的经验,五色梅冬春天节种植管理种,必需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五色梅属长日照阳性植物,需强光。种植地块应选在日照充溢处。土壤以肥沃的腐殖土最好,勿渍水。最适宜温度20摄氏度~30摄氏度。霜冻、降雪时应加盖透光性能较好的防冻材料,若能在室内敞亮的窗边培育最佳,因气温低于3摄氏度或长时间没有日光照射,叶子会变黑,甚至全株枯死。在没有防冻条件时,可在根部培厚土,即使遇到霜冻,枝叶冻坏了,根部也能存货,一遇天气转暖,水分充盈,又能旺盛成长起来。

2.春末至秋天五色梅成长旺盛,要经常营建,坚持树形秀美。修剪下来的枝条可扦插与苗。旺长、开花期和小苗期要常浇水。冬天重要应堤防防寒防冻,若在封闭式阳台和温室里越冬,则可按通例管理,不仅能坚持枝叶常青并不时开花,而且随时均可扦插与苗。

3.有人认为五色梅必需经常挪动地方使其接受日光暴晒才能成长良好。但以我的经验,还是环境稳定,坚持恒温为号。冬春天节如果在采光丰富的室内培育,不必经常搬动。如果在温度较低、通风不良、光芒较暗的地方,或经数天阴雨,光照不足,一旦天气放晴转暖,则有必要搬到日光下晒一晒,晚上又搬回室内防冻。

相关文章

  • 棚室冬瓜种植技术
    棚室冬瓜种植技术

    棚室冬瓜种植技术棚室冬茬种植冬瓜,9~10月份育苗,10~11月份定值。本茬冬瓜生育期较长,育苗期较好管理,生育前期重要在严寒季节。温度和光照较差,技术难度较高,要采取多种方法,增温增光,促使座果;3月份气温回升,温度和光照等条件适合冬瓜成长,应增加肥水管理,促使植株成长座果,提升产量。1、品系选择...

    2626 苗木种植技术要点 苗木知识入门
  • 合萌高产新技术
    合萌高产新技术

    合萌(拉丁学名:Aeschynomene indica Linn.),别名田皂角、水松柏、水槐子、水通草,中药名:梗通草。豆科一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状植物,茎直立,叶对生,总状花序,腋生,花萼膜质,花冠淡黄色,子房扁平,线形。种子黑棕色,肾形,花果期7-10月。分布中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喜温暖...

    1685 苗木种植 苗木种植方法
  • 古代稀(别春花、送春花)的种植管理及病害防治和治疗
    古代稀(别春花、送春花)的种植管理及病害防治和治疗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多分枝,直立型。叶互生,条形至披针形,常有小叶簇生于叶腋。花芽直立,于初夏出现,萼裂片连生,在花开放后屈向一边;穗状花序,花色有粉、白、紫、洋红及夏色等。古代稀,是其拉丁名”Godetia“的音译,学名Godetia amoena G.Don,又...

    1269 苗木种植 苗木种植方法
  • 峨眉含笑养殖技术
    峨眉含笑养殖技术

    峨嵋含笑(MicheliawilsoniiFinetetGagnep),木兰科、含笑属的双子叶植物。濒危种,峨嵋含笑为中国特有种,分布范围狭小,且呈零星散生。常绿乔木,高20米,胸径40厘米。分布于四川盆地边缘和湖北西部地区海拔700至1600米的森林中。喜温暖、湿润、多雨、日照少、常年多云雾的气候...

    770 苗木种植教程 苗木知识入门
  • 紫背万年青如何养护
    紫背万年青如何养护

    紫背万年青也叫紫锦兰,为鸭跖草科常绿宿根草本,叶宽披针形,成环状着生在短茎上叶面光滑深绿,叶背暗紫色;花腋生,白色花朵被二片蚌壳般的紫色苞片,花丝上有白色长毛,是室内常见种植的观叶植物。此植物原产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成长在温度为15~25摄氏度的环境中,喜光也耐阴,畏烈日,要求...

    537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技巧
  • 荷兰六出花栽培指南
    荷兰六出花栽培指南

    六出花是一种主要的切花作物,2001年在荷兰的切花销量中名列第十。2001大花及小花六出花的供应量有所降低。其大花型的销售额为42百万欧元(加强3.8%),销售量277百万支(减少0.6%),而小花型降低5%,为3百万欧元,销售量则降4%,为20百万支,即使这些数据显示市场的严酷,但水仙百合在平均单...

    2792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知识
  • 紫叶李秋冬扦插养殖技术
    紫叶李秋冬扦插养殖技术

    紫叶李属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其枝干紫红色,叶卵形至倒卵形,褐紫色;4月中旬展叶,11月中旬落叶,终年不变色;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紫叶李一般采取嫁接措施养殖,但成本高,养殖慢,易变种,寿命短。近几年,笔者对紫叶李进行秋冬扦插技术试验,结果显示,该办法成本低、速度快,扦插成活率达到95%以...

    2452 苗木知识入门 苗木种植技术
  • 温室插空种香椿
    温室插空种香椿

    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斑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能够繁育。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

    967 苗木种植 苗木种植科普
  • 枸杞的药用食疗
    枸杞的药用食疗

    枸杞一物,全身是宝,它集药疗养生观赏于一体,备受历代文人、医家、养生家和园艺家所喜爱。枸杞属茄科植物,枸杞子则为其干燥成熟的果实,重要产于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地,中医学认为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肾阴、润肺燥、补肝血、明目睛的功效。当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枸杞子重要含有枸杞多糖、甜...

    570 种植教程 苗木种植教程
  • 怎样种养香花槐
    怎样种养香花槐

    香花槐又名富贵树,(拉丁名为:Robinia pseudoacacia cv.idaho )原产于西班牙,属蝶形花科落叶乔木,株高10—12米,树干褐至灰褐色。叶互生,羽状复叶,由7—19 片小叶,叶椭圆形至卵长圆形,长3—6厘米 ,光滑,叶子绿色美观对称 ,深绿...

    2355 种植教程 苗木种植技术要点
  • 楸树的繁殖与种植
    楸树的繁殖与种植

    楸树(catalpabungei)是我国古老的种植树种之一,它成长快速,材质坚实,结构中等,不翘裂,耐腐力强,易加工,切面光滑,纹理通直,花纹美观,有光泽,是做建筑、家具、雕刻、乐器等的优异用材树种;它的树皮、叶、种子能够人药;叶能够作猪饲料;花含有芳香化合物,能够浸提芳香油。它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

    447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教程
  • 变叶木的种植管理技术
    变叶木的种植管理技术

    变叶木为大戟科常绿灌木,株高可达2米,家庭中种植多以小盆栽为主,高度一般在40~100厘米之间。此种全株具乳状汁液,含有毒素,不可溅入眼睛及口中。但由于其叶色艳丽妖娆、烂漫斑斓,叶形奇特、变化充足而颇受人们的喜爱。变叶木品系繁多,目前种植的大多数为杂交而来的园艺品系,常见的种类有长叶变叶木、复叶变叶...

    1008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方案
  • 金边吊兰的养护
    金边吊兰的养护

    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子呈宽线形,嫩绿色,着生于短茎上,具有肥大的圆柱状肉质根。总状花序长30~60厘米,弯曲下垂,小斑白色;常在花茎上生出数丛由株芽发生的带根的小植株,十分有趣。它成长快,种植容易,在较敞亮的房间内可常年种植欣赏。是悬吊或放置在橱顶或花架上最适宜的种类之一。常见种植的品类有...

    2130 苗木知识普及 苗木种植禁忌
  • 北方日香桂盆栽养护
    北方日香桂盆栽养护

    日香桂是桂花家族中花期最长、花最香、成长速度是一般桂花五倍的新品系,耐寒耐旱,可在北方地区盆栽。一、育苗:室外扦插一般在每年的5-9月为宜,插条生根最适温度为25-28摄氏度。插条一般20-30天即可生根。盆土最好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忌粘重、碱性土壤,以pH值5.5-6为宜。一般用...

    1851 苗木知识普及 苗木种植教学
  • 桂花怎样迅速养殖
    桂花怎样迅速养殖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系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桂花是我...

    551 苗木知识普及 苗木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