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松科,松属,常绿针叶乔木。重要分布在我国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其红松林是该地区的顶级群落,社会、生态和经济作用巨大。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满意经济建设需要,对红松林木进行了过多采伐,引起红松林木大量减少,目前,成熟红松林木仅存约500万株。因此,大量、迅速、高质量营造红松母树林,对恢复和扩展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带的红松林顶级群落具有主要意义。
红松喜光性强,小苗阶段略喜荫,随着树龄的增长,需光量逐渐增大,在肥沃的微酸性砂壤土上成长迅速。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天然红松树龄达到35年开始结实,人工红松用材林树龄达到25年开始结实,经过红松大苗营造的母树林,养份汲取范围增大,18年就开始结实,效果非常显著。为此,按照实践经验,将红松大苗营造母树林技术介绍如下:
1.造林地选择: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带的平地或坡度小于25度的山地,土壤厚度A+B层大于30厘米的微酸性砂壤土。
2.整地:采用拉线定点穴状整地,株行距3米×3米,穴径80厘米,深40厘米。整地时间按照差别地区气候条件肯定,一般在10月中旬开始到土壤封冻前结束。整地过早,土壤通过雨淋日晒易板结。整地过晚,土壤已经冻实,整地难度增大。其它,不可在春天整地,因为春天土壤解冻后,土壤水分蒸发、渗透、流失过量,不利于栽植的红松大苗成活。
3.苗木选择:选用7-9年苗龄的红松,并且通过两次换床的实生苗木。苗木标准为:地径大于0.8厘米,苗高大于35厘米,主根长大于20厘米,侧根系大于20条。要求主干通直,顶芽饱满,色泽正常,无病虫害,主根、侧根系、主干、侧枝无伤害。
4.起苗及包装:在栽植前7天内起苗,将选好苗木的根系填充上湿润的稻草或用生根粉和吸水剂浸湿,再用塑料袋分别将根和树冠包严,摆放潮湿、庇荫、凉爽的地方备用。
5.栽植:在4月中旬土壤解冻时进行。解除苗木包装,撤除苗木根部包装物,将苗木栽植在已做好的穴中,根系要紧锁,扶正苗木,同时,匀称施入每穴0.25千克的硝氨、磷肥料,分层填土,用脚踏实,浇透水,再盖上2厘米厚的树叶或杂草进行保商。
6.幼林抚养:红松大苗栽植完后,在距苗木50厘米以外的行间间作高粱或玉米等高杆农作物,一是能够为红松遮荫,二是红松可在农作物所施的肥料中汲取一个别营养物质。锄草时采用人工锄草,禁止利用化学锄草剂。
7.鼠害防治和治疗:红松大苗营造的母树林在春秋天节极易出现鼠害,可在每年4月上旬和10月下旬施入鼠药进行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