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1、整地10月下旬在阳光温室内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翻土深20~30厘米,耙平做成南北走向,小低畦,畦宽1.2米,畦埂高5厘米,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厘米),以利于光照和浇水。
2、播种11月上旬播种,种子很小,播种时,捏起少量种子向空中高抛,使其自然飘落匀称着于畦面。
干播湿出,播种完毕后浇水,浇水要采取喷淋,喷头向上,呈牛毛细雨状匀称下落。往返喷洒,畦面水量不要太多,防止种子在地面不固定而漂移。浇水三天后畦面撒过筛细土0.3厘米厚,再喷洒少量水。苗出土前不能浇大水。
温室内温度要坚持在15~30摄氏度,并要做好保温办法。从播种至出苗约10天。除了直播以外,还可采挖母根。选挖叶子肥大,根系粗壮者,保留主根与顶芽,作为种用。开沟订植,株行距为20厘米×10厘米,浇订植水。缓苗养根,封冻前浇一次封冻水,并盖上草帘,等待越冬。
3、出苗后管理蒲公英是双子叶植物,种子出苗时两片子叶出土,6~7天后出真叶,当有2~3片真叶时,对畦中成长不匀称的新苗进行剪苗,株距10~12厘米。此时阳光温室内温度要降至10~15摄氏度,同时.要恰当下降土壤温度,以防幼芽疯长。在剪苗时.要拔出畦中杂草。
4、软化种植为了加强可食性,常采用软化种植这一技术,对策是蒲公英萌发后,进行沙培,每次铺1厘米厚的细沙,待叶子露出地表1厘米后,再一次进行沙培,依次进行沙培4~5次,于叶子长出沙面8~10厘米,连根挖出、洗净,去除须根,即可上市。经过软化种植后的蒲公英,苦味下降,纤维减少,脆嫩质优。
5、病虫害防治和治疗蒲公英抗病力强,如有蚜虫为害,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3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
6、采收1月上旬开始采收上市,此时株高以达到15厘米以上,有7~8片真叶。当发现植株根系健壮而成长缓慢时,可恰当喷洒植物成长调节剂喷施宝、大民~绿兴、云大~120等,也能够喷施磷酸二氢钾及微量元素复合肥等进行叶面追肥,可显著提升蒲公英的产量和品质。
采收办法:沿地面下1~2厘米处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长新芽。割大株留中、小株继续成长。也可掰取叶子。摘取嫩茎叶去除枯叶,提升商品菜价值。
7、采种二年生植株方可开花、结实,授粉后,通过15天左右果实成熟。5月下旬至6月下旬,花托由绿变黄,每天上午8~9时,将花序剪下,放室内后熟一天,待花序所有散开,再阴干1~2天至种子半天时,用手搓掉寇毛,晒干即可。
8、经济价值蒲公英分布广,适应性强,成长量盛,养殖迅速,养分全面,药用多效,是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和“养份保健品”。
市场价格则更可观,一般平均每平方米产1~1.2公斤。每公斤平均10元(按3月份市场计算),则每(亩)收益可达6000~7000元,是农作物效益的十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