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是秋季栽培、春季开花的球根花卉,喜凉爽,怕炎热。自然条件下,秋天地下15厘米处大约10摄氏度左右栽培最为适宜,因为这一温度适宜根系的成长,这一温度在华北地区大约在“十一” 前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寒冬到来前,良好的根系发育对翌春的良好成长极为主要。冬季,栽培的种球在低温下进行着进一步的发育,经过漫长的冬天低温,打破休眠,于早春发芽,随着气温的回升,展叶开花。
通常家庭栽培的郁金香,均是从花市上买来的进口种球,一般都通过了低温处理,通常是通过5摄氏度或9摄氏度处理过2个至3个月的种球,俗称“5摄氏度球”和“9摄氏度球”,可直接栽培。盆栽土壤可用肥沃的沙壤土,种前剥去球外坚硬的黄褐色外皮,有利于根的成长,将种球埋入土中三分之二,放于7摄氏度至10摄氏度的环境中,这一温度有利于根系的发生而不利于芽的成长和病菌的养殖。如果温度更低则根系产生慢,延迟早先的茎叶成长,如果温度高,则根系尚未发生前,茎叶提早成长,容易形成盲花征象,即只长花蕾而不开花。生根阶段,无需光照,可将其放入纸盒,置于温度在9摄氏度左右的封闭阳台等处。月余根系产生后,可移入室内光照处,促进茎叶成长开花。如果室温超过20摄氏度,光照又弱,容易疯长,在15摄氏度至20摄氏度较为适宜,通常1个月左右可开花,这要由栽培的品类决意开花的早晚。如果买来的种球尚未通过低温处理,则应参照未经低温处理种球的方式栽培,可于秋季盆栽后,将花盆埋于室外地下,培土10厘米,一般1月可取出花盆,置室内培养,一月左右可开花。郁金香的成长开花,其所需要的养分重要来自种球,子球的出现则更多地依赖于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因此要想得到健壮花大的植株,种球的质量也很关键。一般来说,种球周长大于10厘米的即为质量上乘,这是选购种球时需小心的,当然根盘处有无损害也是挑选种球时应小心的。盆栽的郁金香,花后可准时追肥,促其成长,促进结出新的种球。
郁金香的水培,也是按照郁金香的成长习性进行的。由于水培郁金香均是一次性利用种球,因此选购质量上乘的种球更为主要,并且所选购的种球务必是通过低温处理的。将花瓶或其他器皿盛好水,将种球放入器皿口,使水浸没一半种球,然后将水培器具放于7摄氏度至10摄氏度 的环境中,促进生根,待根系发生后,约需15天至20天即可移入室内光照处。在生根阶段由于水分消耗得快,应每2天至3天检查一次水分的缺失状况,准时补足水分,避免根因失水而干枯。如果种球较小,也可补充部分营养物质液,可用每升含0.15克的氮磷钾复合肥加等量的硝酸钙。如果没有硝酸钙,仅复合肥也可。在水培阶段,可每隔3天至4 天替换水或营养物质液一半,如果一次所有更新水液,根易长得细长而不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