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别名:十样锦、剑兰、菖兰、荸荠莲,拉丁文名:Vaniot Houtt,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其原种来自南非好望角,经多次种间杂交而成,种植品系广布世界各地。花茎高出叶上,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花色有红、黄色、紫、白色、蓝等单色或复色品系。世界各地普遍种植。重要生产国为美国、荷兰、以色列及日本等。唐菖蒲为主要的鲜切花,可作花篮、花束、瓶插等。可布置花境及专类花坛。矮生品类可盆栽观赏。它与切花月季、康乃馨和扶郎花被誉为“世界四大切花”。品系有忧郁唐菖蒲、甘德唐菖蒲等。另茎叶可提取维生素C。
唐菖蒲常见的病害有球茎腐烂病、叶枯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蓟马、蛞蝓等。
球茎腐烂病,是贮藏期经常出现的一种病害。染此病后,球茎表面会发生黄褐色稍有凹陷的病斑,四周发生黑色溃疡状,遇空气湿度大时,病斑快速扩展,表面发生青绿色的霉层,引起球茎萎缩干硬。预防方法是,挖球茎时.要细心,防止球茎创伤。收获球茎后,最好先用冷水浸泡,再用酒精消毒后阴干贮藏,且使贮藏室通风、干燥,坚持4~5度低温。
叶枯病多从唐菖蒲下部叶子尖端开始发病,初为褪绿色黄斑,后期病斑干枯产生黑褐色霉层,7~9月发病较严重。预防方法是,栽种前剥掉球茎干枯鳞片。并用0.5%的高锰酸浸泡球茎15分钟,进行消毒处理。或在植株病发初期,用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 代森锌1000倍液,8~10天喷洒一次。
蓟马,此类害虫的成虫、若虫白天一般匿藏在叶腋间为害植株,阴天或夜间则爬到叶面上来为害。它重要食豁植株的叶、茎和花,使叶子变色,花冠上留下白灰色的点状食痕和产卵痕,引起花瓣卷缩。可用用2.5%溴氰菊酯剂400倍液喷洒防治和治疗。
蛞蝓,即俗称的劓涕虫,是一咱分布广、食性杂的害虫,它的成虫和若虫多蚕食植株的嫩芽、叶子,爬经处常会留下银白色的痕迹。可用3%石灰水或100倍氨水喷洒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