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杜鹃是我国9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名种盆花。它因品类繁多、花色充沛、色彩艳丽、气氛热烈、花期耐久而成为礼品盆花中的佼佼者。近年来,比利时杜鹃以质优、价廉、量大的态势在国内年宵花市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并逐步进入百姓家庭。
生物特点
比利时杜鹃每天需12小时左右的光照,忌强光直射,以自然光60%强度为宜。生存适温0摄氏度~35摄氏度,生育适温15摄氏度~25摄氏度。种植基质要求疏松、透气、透水。ph值要求5~6。种植基质应长期坚持湿润。不耐浓肥,要求薄肥勤施。
花期调控技术
适期整形,整形时间按照人为设定的开花期和调控品系所需的孕育时间进行推算肯定。重要方法是:对茁壮的新梢进行短截;对一般新梢打尖;结合造型设计清除病残枝。
喷施成长控制剂
整形后20~30天左右,新梢长至3cm左右时,即可喷施植物成长控制剂,促使植株从营养物质成长向生殖成长转化,使花芽分化及时、发育整齐。
调节营养物质成分比例
花芽分化后,植株成长以生殖成长为主,养分成分应以磷、钾肥为主,孕育期氮、磷、钾比例以15:18:18为宜。
采用控温设施调节花期误差
由于不可预见的环境影响,花期调控不免存在一定的误差,调解方法以恰当调高或下降气温以加速或延缓花苞开放。花苞开花的适宜温度为白天25摄氏度、夜间15摄氏度。
无土盆栽的要领
市场流通的比利时杜鹃大个别采用无土盆栽。无土种植的要领在于种植基质的选配,比较经济实用的种植基质有:椰糠、草炭、膨化珍珠岩、炭化稻壳、杉木屑等。常用的配比(体积比):(1)椰糠1:草炭1;(2)椰糠1:草炭2;珍珠岩0.3;(3)杉木屑1:草炭2;(4)炭化稻壳1:草炭土1.5;(5)珍珠岩1:草炭土3。
常见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比利时杜鹃常见病害中的生理性病变重要由产销地之间水质差异以及流通途中气温不适或家庭室内放置时光照不足而导致。治理办法重要是按比利时杜鹃的生理习性调配好光照、灌溉用水的酸碱度和温度。
属于病理方面的常见病害有:
灰霉病
以疏苗、降湿、保温为治理的根本方法。药物治理可用扑海因(1500倍液)、代森锰锌(500倍液)、速克灵(15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等杀菌剂中任选一种喷施。一般用2~3次,间隔7~10天一次,轮换用药更好。
白绢病
白绢菌一般为害根部。应严格选用种植基质,应用前采用暴晒或拌药等预防办法。药物治理可在成长时期用敌克松(500倍液)或五氯硝基苯(800倍液)灌根。一般施用2次可消除,间隔期10天左右。
茎腐病
茎腐病一般在苗床上出现,症状体现为苗株基部茎干腐烂。准时移栽幼苗是治理的根本对策。药物防治和治疗以杀毒矾(600倍液)或杜邦克露(600倍液)灌根,成效较好。
常见虫害重要是螨虫类和红蜘蛛,药物防治和治疗用螨虫绝(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施。一般喷2次可解决,7~10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