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又名洋槐。拉丁文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原生于北美洲,现被广泛引种到亚洲、欧洲等地。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10粒种子。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花可食用。刺槐花产的蜂蜜很甜,蜂蜜产量也高。种植变异有泓森槐、红花刺槐、金叶刺槐等。在全部刺槐树当中泓森槐成长最快,被称为刺槐树之王。
刺槐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具有耐贫瘠、耐干旱、成长速度快、用途广等特性。
1.圃地选择与整地: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崎岖,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沙壤土,并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切忌选择菜地,更不宜莲座。育苗地选好后,秋天进行翻耕,深度30厘米左右。早春耙细耙平,每亩施腐熟厩肥5000千克。整地时.要施入辛硫磷乳油制成的毒土,防治和治疗地下害虫。
2.种子处理:刺槐种皮厚而坚硬,外皮含有果胶,不易吸水。播种前10天,将种子放入缸内,倒入90摄氏度热水,边倒边搅拌,直到不烫手为止。浸泡24小时后,捞出漂浮物和坏种子,然后用细眼筛子把已膨胀的种子和未膨胀的种子分开。未膨胀的种子再用90摄氏度热水重新处理1-2次即可。将吸水膨胀的种子倒入筐篓内,上面盖上湿麻袋,摆放在温暖处催芽。为避免种子发黏变质,每天用清水淘洗1-2次,经1周左右有1/3种子裂嘴露出根尖时,即可进行播种。
3.播种:播种4月中旬左右,气温达16摄氏度时进行。亩产苗量在1万株左右,用种量5千克。一般采用垄播,垄距70厘米,双行条播。如土壤较干旱,要采取坐水播种方式。播种时.要将种子匀称撒入沟内,盖土厚度1-1.5厘米,然后用磙子轻压1遍,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