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海棠别名海红、子母海棠。蔷薇科苹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米-5米;幼枝有短柔毛,老皮平滑,紫褐色或暗褐色;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茎部楔形,长5厘米-11厘米,宽宽2厘米-4厘米,边缘有锯齿,叶柄细长2厘米-3.5厘米;伞形总状花序,花重瓣,淡红色,约4厘米,生于小枝顶端;梨果球状,径1.5厘米,红色,3月-4月开花。西府海棠原产我国华北、华东等地。耐寒性强,性喜日光,耐干旱,忌渍水,在干燥地带成长良好。养殖与种植办法如下:
1.养殖
海棠通常以嫁接或分株养殖,亦可用播种、压条及根插等办法养殖。用嫁接所得苗木,开花能够提早,而且能坚持原有优异特点。
播种法实生苗虽成长较慢,但常出现变种,故为获得大量砧木或杂交育种时,仍采用播种法。我国北方常用的砧木种类有山定子、西府海棠、裂叶海棠果等;南方则用湖北海棠。海棠种子在播种前,必需通过30天-100天低温层积处理。充分层积的种子,出苗快、整齐,而且出苗率高;不层积的种子不能发芽,或极少发芽。也可在秋天采果、去肉、稍晾后即播种在沙床上,让种子自然后熟。盖土深度约1厘米,上覆塑料膜保商,出苗后掀去塑料膜,准时撒施一层疏松肥土,苗期增加肥水管理,当年晚秋便可移栽。
嫁接法以播种养殖的实生苗为砧木,进行枝接或芽接。进行枝接或芽接。春天树液流动发芽进行枝接,秋天(7月-9月间)能够芽接。枝接可用切接、劈接等法。接穗选取发育充实的1年生枝条,取其中段(有2个以上饱满的芽),接后上细土盖住接穗,芽接多用“T”字接法,接后10天左右,凡芽新鲜,叶柄一角即落者为接活之证明,很多天后即可去掉扎缚物。当苗高80厘米-100厘米时,养成骨干枝,嗣后只修剪过密枝、内向枝、重叠枝、坚持圆整树冠。
分株法于早春萌芽前或秋冬落叶后进行,挖取从根际萌生的蘖条,分切成若干单株,或将 2-3条带根的萌条为一簇,进行移栽。分栽后要准时浇透,小心保商,必要时予以遮阴,旱时浇水。不久即可从残根的断口处生出新枝,秋后落叶或初春未萌芽前掘出移栽,即成一独立新株。
压条和根插均在春天进行。新苗可攀枝着地,压入土中,大苗用高压法,压泥处均用利刀割伤,不论地压或高压都要坚持土壤湿润,待发根后割离母株分栽。根插重要在移栽挖苗时进行,将过长较粗的主根,剪成10厘米-15厘米的小段,浅埋土中,上面盖草保湿,易于成活。
2.种植
海棠一般多行地栽,期间以早春萌芽前或初冬落叶后为宜。出圃时坚持苗木完整的根系是成活的关键。一般大苗要带土索,幼苗要按照状况留宿土。苗木栽植后要增加抚养管理,经常坚持疏松肥沃。在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进行一次修剪,把枯弱枝、病虫枝剪除,以坚持树冠疏散,通风透光。为促使植株开花旺盛,须将疯长枝进行短截,以减少发芽的养份消耗。结果枝、蹭枝则不必修剪。在成长时期,如能准时进行摘心,早期制约养分成长,则成效更为明显。
桩景盆栽,取材于野生苍老的树桩,在春天萌芽前采掘,带好宿土,护根保湿。通过1-2年的养护,待树桩初步成型后,可在清明前上盆。初栽时根部要多壅部分泥土,早先再逐步提根,配以拳石,便成具有山林野趣的海棠桩景。新上盆的桩景,要遮阴一个期间后,才可转入正常管理。为使桩景花繁果多,水肥管理应该增加。花前要追施1次-2次磷氮混在一起肥后每隔半个月追施1次稀薄磷钾肥。还可在隆冬采用加温催花的措施,将盆栽海棠桩景移入温室向阳处,浇水,加施液肥,早先每天在植株枝干上恰当喷水,坚持室温在20摄氏度-25摄氏度,通过30天-40天后,即可开花供元旦或春节摆设观赏。
要堤防防治和治疗金龟子、卷叶虫、蚜虫、袋蛾和红蜘蛛等害虫,以及腐烂病、赤星病等。腐烂病,又称烂皮病,是多种海棠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害树干及枝梢。一般每年4月-5月开始发病,5月-6月为盛发期,7月早先病势渐趋缓和。发病初期,树干上发生水渍状病斑,早先病部皮层腐烂,干缩下陷。后期长出很多黑色针状小突起,即分生孢子器。防治和治疗对策:清除病树,烧掉病枝,减少病菌来源。早春喷射石硫合剂或在树干刷涂石灰剂。初发病时可在病斑上割成纵横相间约0.5厘米的刀痕,深达木质部,然后喷涂杀菌剂。
鉴赏
西府海棠在海棠花类中树态峭立,似亭亭少女。花红,叶绿,果美,不论孤植、列植、丛植均极美观。最宜植于水滨及小庭一隅。郭稹海棠诗中“朱栏明媚照黄塘,芳树交加枕短墙。”就是最生动形象的写照。新式庭园中,以浓绿针叶树为背景,植海棠于前列,则其色彩尤觉夺目,若列植为花篱,鲜花怒放,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