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枯萎病为真菌性病害,又称萎蔫病、死秧病、蔓割病,是瓜类蔬菜的主要病害,本病菌专化型仅感染黄瓜和甜瓜(香瓜),出现普遍,发病率高,毁灭性强。减产30%-50%,重者绝收。
一、 危害症状
1.小苗 子叶先变黄、萎蔫或全株枯萎,茎基部变褐缢缩倒伏,维管束变褐色或呈立枯状。
2.开花结果后陆续发病,被害株最初体现为一些叶子或植株的一侧叶子,晌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但萎蔫叶早晚恢复,后萎蔫叶子不时增多,逐渐遍及全株,致整株枯死。成株期发病,下部叶子叶脉逐渐退绿,叶子呈掌状黄色病斑,黄叶逐渐向植株上部蔓延扩展,全株叶子晌午展现萎蔫状,早晚恢复正常,反复很多天后,整株叶子萎蔫下垂,直至干枯死亡。
横切茎基部,可看到维管束变黄褐色,这是枯萎病的主要特性。
二、出现特性
最适病菌成长的温度范围是24-28摄氏度,最高34摄氏度、最低4摄氏度。土壤含水量大、空气相对湿度高,发病最快。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易发病。秧苗老化,莲座地,有机肥不腐熟,土壤过分干旱或排水不良,土壤偏酸,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三、防治和治疗对策
1.种子消毒 用55摄氏度的温水浸种10分钟;或在70摄氏度的恒温条件下,将种子处理72小时;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捞出后冲净催芽。
2.农业防治和治疗 (1)、选用抗病品系:与禾本科作物轮栽,能够减少田间含菌量。育苗时,对苗床土进行硝化处理,或换上无菌新土,培育无病壮苗。施入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在结瓜后,要恰当加强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但切忌大水漫灌。在夏天的晌午前后不要浇水。多中耕,能够提升土壤的透气性,使植株根系强壮,以提升抗病能力,但要小心减少伤口。(2)严格土壤处理:上茬瓜拉秧后,立刻进行第1次深翻晾晒,翻前每10米棚长用生石灰1袋。在定值前20天进行第2次深翻,每8米棚长撒0.5公斤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灭菌。(3)养份钵育壮苗:用纸袋或塑料杯育苗,定值时不伤根,而且缓苗快,提升黄瓜苗期的抗病能力。(4)采用嫁接防病:一般采用黑籽南瓜做砧木嫁接黄瓜。订植时,黄瓜与南瓜嫁接的接口处须距离地表有一定的高度,以防止黄瓜接触地表再长新根,失去嫁接防病的作用
3.药剂防治和治疗。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3-0.5升;或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300倍液,每株100毫升,隔10天后再灌1次,间断防治和治疗2-3次,一定要早防、早治,否则成效不显著。
此外,于订植后开始喷洒液体法生产的细胞分裂素500-600倍液,隔7-10天1次,共喷3-4次,可显著提升抗性,如能加入0.2%磷酸二氢钾,或0.5%尿素或喷洒喷施宝每毫升加水11-12升、或植宝素7500倍液成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