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shawkeri)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花色充足,有红、白、粉以及复色等,色泽艳丽欢快,株型丰满圆整,四季开花,花期长,叶色叶型独特,广泛用于花坛布置、悬垂栽植等。特别是作为周年供应的盆花,在欧美市场颇为流行,市场销售量快速加强,每年都有新品系发生,不仅花色加倍充足,而且在植株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都有改善。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新几内亚凤仙观赏品系,作为时尚盆花推向市场,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生根苗生产:新几内亚凤仙种子通常很难获得,除杂交一代用种子养殖外,几乎所有经过扦插养殖。花卉生产者能够经过多种渠道获得新几内亚凤仙插穗,但必需保证是不带病虫害的高质量的养殖材料。
插穗的选择:选择成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专门用于剪切插穗。2~2.5cm的带顶芽插条是最佳的养殖材料,要求带有不超过2片完全展开的叶子和3~4片未完全展开的叶子。最下部叶子以下留1.0~1.3cm茎段,以便能插入基质。扦插密度以插穗叶子不相互覆盖为宜。若切穗已经发生花蕾,应将全部花蕾摘除,或弃置不用。国内进行新几内亚凤仙扦插养殖时,插穗有时长达6~7cm,甚至超过10cm,酿成母株养护困难,浪费养殖材料。其它较长的插穗成熟度高,可能已经完成了花芽分化,生根困难,且带有各种病虫害的可能性较大,破损植株成长的整齐度。插穗应随剪随插,若不能准时扦插,则应放在开口袋中,间断喷雾。新几内亚凤仙插穗生根率接近100%,一般不需应用生根素处理。
与扦插有关的全部物品均需坚持洁净状态,一切与插穗接触的物品均需消毒。扦插器皿可用10%医用消毒剂浸泡60分钟,也可用10%家用漂白剂消毒30分钟。
扦插基质:能够采用多种扦插基质,如草炭土、蛭石、珍珠岩、素沙等,但全部基质必需排水良好,具有较高的透气性。实践证明草炭土与蛭石按1∶1的体积比混在一起非常适宜新几内亚凤仙插穗生根。扦插基质可溶性盐含量低于0.75mmhos/cm(EC=0.75ms/cm),pH值维持在5.5至6.5之间。
环境条件:扦插时期光照强度抑制在250μmol/m2.s左右。生根早先可将光照强度增大到400μmol/m2.s左右,以提升根的成长速度。白天温度24摄氏度,夜温抑制在21摄氏度~22摄氏度。基质温度为22摄氏度~24摄氏度时最适宜生根,最好经过地温加热。如果采用室内全光喷雾扦插,随着天气的区别,喷雾频率从晴天的每15分钟喷雾5秒递减到阴天的每两小时喷雾5秒;夜间没必要喷雾,否则对成长不利。若采用小拱棚扦插,则每天喷雾1~2次,白天恰当通风,夜间覆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5~7天发生愈伤组织;10~14天根长达到0.6cm,喷雾频率减至每半小时一次;3~4周后,根长至足够长度,可进行移栽上盆。扦插时期不必施肥。插条根长至足够长度早先应立刻移栽上盆,否则将制约根的自由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