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成长快、适应性强、材质优异,是我省造林和四旁绿化的优异树种。但刺槐萌芽力很大,如不修剪就会长出满树枝条,密不通风,从而影响成长速度。按照观察,通过正确修剪的刺槐,平均年成长量72cm,而放任不剪的仅为49cm,间断进行修剪,比不修枝提早3―5年成材、成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需堤防整形与修枝。
在自然成长状况下,刺槐分枝力强、成长旺盛,时而产生一个广卵形树冠,但多数树干低矮、枝杈过量,产生“小老树”。整形就是使其树干通直,应从栽后第1年冬或第2年春就开始修去与主干竞争的侧枝,直到5―8年后树干高度在6m以上,达到民用材标及时。
用于园林绿化的刺槐大苗一般比较强健,可先选出健壮直立,又处于顶端的1年生枝作主干延长枝,然后,剪去其先端1/3―1/2,弱枝重剪(但不宜过重,否则剪口下不易成长强枝)。剪口附近如有小弱枝,则宜剪去一些枝,其上侧枝逐个短截,使其先端均不高于主干剪口即可。
修枝
修枝的早晚与修枝量要按照造林目的肯定。一般造林,应在幼林郁闭后进行修枝;四旁绿化和防护林带,为了培育较高的树干,避免遮荫过大,头3年内即应恰当进行修剪。修枝的技术一是疏:比如,2年生以下的刺槐主干较低,一般选留成长旺盛、直立的枝条做为主干,其余的枝条依状况不一样进行疏除,按冠干比(2―3年生为3:1;4―6年生为1:1;8年生为2:3)将树干修到一定高度之后,疏除树冠上部粗壮的竞争枝、疯长枝、直立枝及个别过密的侧枝、下垂枝和枯死枝。二是截:即夏天剪截去除直立茁壮的侧枝,按照压强留弱,去直留平,树冠上部重剪,下部轻剪长留的原则,分次中截,剪口下留小枝条,不能从基部疏剪掉,以免主梢风折或成长衰弱。对冬天或春天主干打头、平茬的幼树,在剪口处萌发的壮枝长到30cm左右时,留一向立的健壮枝作全枝培养,其余的截去其长度1/3左右,可间断2―3次。对树冠下的粗大枝,要逐年截,最好留1―2个细弱枝。
修剪萌条
修枝早先,主干或重要侧枝上的旺长枝,要进行摘心或剪梢;对树干基部疏枝处和冬打头的主干顶端,所萌发的新芽和萌条都应及早剪去。修枝应在夏天进行,以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宜,具有伤口小、愈合快的优点,一般不再萌发大量枝条,有利于幼树成长。修枝不能过重,应紧贴树干,不留桩,以免产生节子。利用工具应锐利,伤口应平滑,使枝干不应劈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