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杂菌污染及预防

时间 : 06-21 投稿人 : 东方鲜花店 点击 :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某一点上,不注意清洁卫生及灭菌治虫工作,就会遭受病虫的危害。造成减产,甚至全功尽弃。因此,搞食用菌生产,杂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防治方针应“以防为主,防重于治”。

食用菌杂菌污染及预防 | 菌菇种植

1、原料带杂菌及预防

食用菌的原料,通常为工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和部分饲料,其营养丰富,适合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如果原料保管不善,受潮后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采用这些原料,虽经灭菌,因无高压灭菌设备或操作中疏忽,仍不能彻底灭菌,往往出现原料带杂菌。预防措施:1、要用新鲜干燥,未生过霉的原料。2、使用前在阳光下摊晒2天,晒死部分杂菌。3、生料栽培的平菇、凤尾菇、草菇,在料中(以干料重计)加入0.1%的50%可湿性多菌灵拌料,可以抑制或杀死料中大部分半知菌纲的杂菌;草菇用的原料用2%的石炭酸水浸泡12-24小时,也可杀死大部分小杂菌。蘑菇用的原料要充分发酵产生70℃以上的高温,也可杀死料中大部分杂菌及虫卵。熟料栽培的黑木耳、银耳、香菇、金针菇及猴头等,高压灭菌,料放在灭菌锅中(不能堆放,放时瓶与瓶,或袋与袋之间要有一定的空隙),使其受热均匀,达到灭菌彻底。其次,高压灭菌时锅中的冷空气要排尽。常压灭菌,连续蒸6小时,往往没有间歇灭菌效果好。间歇灭菌法是:上气后,蒸3小时,停48小时(夏秋季把料拿出放在自然温度下停放,秋冬季料仍留锅中停放),再上锅蒸3小时。

2、培养基带杂菌及预防

母种、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基往往灭菌不彻底,几天后,培养基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杂菌,而且污染率很大。要使培养基不带杂菌,高压蒸气灭菌时,冷空气一定要排尽,蒸气压力及时间要达到要求;常压蒸气灭菌,计算时间须从培养基已达100℃时算起,并要保持锅内水始终沸腾。

3、菌种带杂菌与预防

母种、原种及栽培种均可带有杂菌,用于扩大培养或生产会加重污染,其表现是从接种块上首先发生杂菌,所以要严格挑选不带杂菌的菌种。各种菌种的颜色是:母种全斜面为整齐的白色菌丝,若有其他颜色或菌丝之间有空隙,则表示污染了杂菌,这种母种不能用来扩大原种。当然,草菇母种长的过老,白色菌丝会变成厚垣孢子,使斜面呈红色褐色,这种菌种作母种可以用;有的平菇菌种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上老时,菌丝上会出现分生孢子,使菌丝表面有些黑点,这也是纯种的表现,可以继续使用;银耳斜面白色菌丝长老了,在营养条件差时,会变成浅白色皱缩状的节孢子,这种菌种,也可作母种用。原种及栽培种全瓶、袋的颜色除银耳及草菇外,均为白色菌丝,有其他颜色则表示被污染了杂菌,或者培养料长有白色菌丝、培养料发粘,瓶或袋底有黄水,则是污染了细菌类杂菌,也不能作为菌种用。银耳的原种及栽培种,因为加有香灰菌,其菌丝分泌黑色素,所以培养料及瓶、袋壁为黑色,并有黑色的颗粒状香灰菌的子囊菌,有的放出黄绿色的孢子,使料面有黄绿色;同时有大量白色菌丝团,白色菌丝上分泌有黄色或淡褐色水珠即为银耳菌丝,均为纯种。草菇的原种及栽培种开始为白色菌丝,老化时变成红褐色的厚垣孢子,所以后期菌种呈红褐色,都是纯种的表现。

4、器具带有杂菌及预防

4.1 装培养料的瓶子和塑料袋等,特别是旧瓶或袋重复使用,往往带有大量的杂菌。应当先用清水浸泡,用刷子清洗后,再用肥皂水刷净瓶内外,然后放到沸水中煮沸30分钟,最好用蒸气(1千克/平方厘米)灭菌30分钟,晾干后再盛培养料。塑料袋应放在2%-5%石灰中浸泡12-24小时后,用水冲洗刷净,晾干后盛培养料。这样处理的瓶及袋不带菌,被污染的机会就少了。

4.2 操作时接种针、铲、刀、勺和环等工具进入瓶、袋或管中都要灼烧灭菌。如只烧针头、铲、刀、勺或环处,而伸入瓶、袋或管中柄的部分不烧,则很容易带杂菌入培养料中。

5、瓶、袋、管及棉塞污染杂菌及预防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因棉塞引起的污染杂菌机会最多。原因有二:第一,棉塞原来带有杂菌;第二,灭菌时棉塞吸水汽而潮湿,为空气中及棉塞上的杂菌孢子着生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要使棉塞不带杂菌:①新棉花放在太阳下,推开晒2-3天;②用过的棉塞,撕松放在波尔多液中浸泡24小时,再晒干燥。使用这种棉塞,即使在蒸气灭菌后,或长期培养期间有些潮湿,在棉塞上也不会繁衍杂菌;③应用灭菌后的余热烘干棉塞。同时另备好换替的灭过菌的干棉塞。

6、环境污染杂菌及预防

对接种环境如接种室、接种箱等灭菌不严格,且密闭不好,会浸入杂菌;在培养料搬运过程和堆放场所,环境不清洁亦可造成污染杂菌。防止不带杂菌,应当做到如下两点:①接菌室、接菌箱如果用甲醛熏蒸灭菌,每立方米空间,应当用34%-36%的甲醛17毫升,水17毫升,高锰酸钾14-17毫升,熏蒸45分钟,灭菌才彻底。如果培养室用硫磺熏蒸,则事先把室内上下左右用清水喷湿,然后点燃硫磺密闭熏蒸24小时才彻底。如果栽培室培养的是黑木耳,用甲醛或硫磺熏蒸后,打开门窗散气后,再用2%石灰清水喷上下左右一次,这样可彻底消灭绿木霉等杂菌。②搬运培养料的工具要用2%-5%石灰水浸泡12小时,这样才不易污染杂菌。

7、操作污染杂菌及预防

若操作者本身的清洁灭菌和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都可直接造成杂菌污染。表现为培养料表面发生杂菌。操作时应当做到:①未进入接菌室、箱前,首先用肥皂将手洗干净;②进入接菌室要戴上灭菌的帽子、口罩,穿上无菌工作服及鞋;③操作时手要用0.1%升汞水擦洗灭菌(工作后用水及肥皂洗手);④接菌时,不能随便走动及说话,以免空气流动大,易污染杂菌。

8、菇耳房带杂菌及预防

栽培的菇或耳房,特别是老菇耳房,地面、墙壁及顶棚藏有各种杂菌,在培养过程中最易引起污染。要使菇耳房杂菌少或无,每栽培一次菇或耳后,第一要打扫干净,第二菇耳房能密闭的,则用甲醛或硫磺熏蒸,不能密闭的则用0.1%升汞水喷湿上下左右灭菌。

9、其他方面污染杂菌及预防

如培养场所高温、高湿而又通风不良等,均可导致杂菌猖獗污染。应当经常注意培养室温、湿度调节,使其适合栽培的食用菌生长发育的范围。并通好风,这样可控制杂菌污染。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的加工贮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的加工贮藏

    1.干制法一般采用阴干法、晒干法、烘干法等。日晒是一种既经济,又不用设备的方法。也可阴干或用风吹干。但此法受天气条件的限制。生产上常用烘干法,建一烘干房,热源可以用炭火或煤饼,烘时参照烘烟楼形式。房内无烟,要有排气设备。开始温度控制在35℃左右。10小时后升到55℃-60℃,以后渐渐下降,14小时降...

    1174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锈斑病究竟该如何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锈斑病究竟该如何防治?

    在平菇的菌盖、菌柄出现的铁锈色或暗褐色斑点称为平菇锈斑病。此病是平菇子实体生长阶段容易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引起该病发生的病原菌是一种自然界分布极广的假单孢杆菌。发病初期,病斑只有针尖状大小,色泽也浅,一般不影响商品价值。发病加重后,病斑迅速增大,色泽也不断加深,常以椭圆形或梭形出现,或相互连接形成...

    409 木耳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采摘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采摘加工技术

    一、采摘:金针菇为无限花序,第一花茎陆续形成花蕾,采收必须在花蕾未开放前数小时内进行,才能保证产量高、品质好。而且需要每天都进行采收,晴天、阴天均不能间断。具体标准应掌握以花蕾饱满含苞未放、花蕾中部色泽金黄、两端呈绿色、顶端紫色退去时采摘为最好。如提早或延迟采摘,产量降低,干制后颜色也较差。采摘时用...

    759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蜜饯的制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蜜饯的制作技术

    一、选料与处理选择菇体饱满、不开伞、无机械损伤的草菇,采收后立即放入0.03%焦亚硫酸钠溶液中处理6—8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二、烫漂及硬化将处理后的草菇投入沸水中烫漂2—3分钟,以杀灭酶的活性,烫漂后立即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后捞出,放入0.5%—1%的氯化钙溶液中浸渍10—12小时,硬化...

    1921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的贮藏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的贮藏保鲜技术

    一、白灵菇贮藏的最适温度为-0.5~0.5℃。温度过高会加快色变或衰老,甚至腐烂;过低又会造成冷害或冻害。贮藏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以95%~100%为宜。低氧气或高二氧化碳浓度的环境有利于白灵菇的保鲜。二、当白灵菇菌盖充分展开,孢子未大量释放时采收。要轻采、轻拿、轻装,减少机械碰撞与损伤,用利刀削平菇...

    262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浅谈食用菌工厂化病虫害预防节点控制
    食用菌病虫害 | 浅谈食用菌工厂化病虫害预防节点控制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是最具现代农业特征的产业化生产方式,采用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在环境可控的设施条件下,采取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保证了较高的净利润率。根据统计数据表明,当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三分之一赚钱,三分之一保本,三分之一亏本,很多老板普遍反映是“头年...

    1001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木耳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病虫害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病虫害防治措施

    金针菇病虫害防治:  1、菌丝生长阶段易发生的杂菌,防治杂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搞好接种箱、菇棚的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以下是有关具体金针菇病虫害防治中的杂菌的防治方法 ①青霉:青霉是最易发生的丝状菌。发育适温30℃—35℃,但在20℃ 左右也长得很好。青霉开始蔓延时和金针...

    292 木耳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制种新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制种新技术

    食用菌覆土制种新技术是就地取材,原料选用棉籽壳、杂木屑、玉米芯、酒糟、蔗渣等1种和多种,辅以麸皮、米糠、白糖、石膏粉、石灰粉等混配成培养基,装入塑料编织袋内,然后放入太空灭菌包(自制约30元,可容纳200~300袋)内,蒸汽蒸3~4小时,冷却后直接铺在已挖好的宽1.2米、深20厘米、长不限的畦里,按...

    2880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银耳罐头加工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银耳罐头加工工艺

    1.原料的验收和漂洗:选用新鲜、色白、无虫害、无病斑和无霉烂的整朵耳,剪去耳蒂,切去小片,用清水洗净沥去水分。也可选用朵大、片厚、色白或米黄色的干耳,清水浸泡40min左右,洗去杂质,沥干,剪去耳蒂。2.预煮:用干耳为原料可不用预煮。鲜耳为原料应当预煮:将35%或40%的糖溶液煮沸后倒入耳片,煮沸3...

    2424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安徽灵璧:“小菌菇”成就大产业 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食用菌资讯 | 安徽灵璧:“小菌菇”成就大产业 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今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发展,通过政策引导、组织带动等措施,强势对接长三角,加大与沪、苏、浙合作攻关,使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优,短短3年时间便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截至今年上半年,灵璧县食用菌栽培面积多达80万平方米、350万袋,产量达1.06万吨,实...

    1670 菌类资料 食用菌文化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萎蕾死菇四控制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萎蕾死菇四控制

    1、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冻死干死 。秋栽香菇进入冬季,气候干燥,多遇寒流。当气温降至5°C以下,并持续几天时就会把幼蕾冻死。冬季幼蕾发生后,喷施新高脂膜,保温防冻,防止病菌侵染。要注意天气预报,以防冻死幼蕾,遇 5°C以下天气时,采取火道加温。防止幼蕾干死,可向菇棚内地面洒水或将水蒸...

    1047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大球盖菇的食用处理方法——盐渍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大球盖菇的食用处理方法——盐渍加工

    1、采收。用于盐渍外销的大球盖菇的菇体应在6~7成熟,即菌盖呈钟形,菌膜尚未破裂时采收,用竹片刮去菇脚泥沙,清洗干净。2、杀青。将清洗干净的大球盖菇的菇体放入5%食盐沸水中杀青煮沸8~12min,具体煮制时间应视菇体大小而定,煮至菇体熟而不烂、菇体中心熟透为止。可采用"沉浮法"进行检测,即停火片刻,...

    2488 木耳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采收技术要求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采收技术要求

    正确采收平菇不但能保证采收的质量,而且还有利于菇房的管理。采收平菇的技术要求是: 1、采收前要喷一次水,以提高菇房内的空气湿度,使菌盖保持新鲜、干净,不易开裂。但喷水量不宜过大,不能向已采收下来的子实体喷水,以防发生菇体腐烂现象。 2、同一丛菇体大部分已经成熟就可大小一起采收,不能强求小菇长大后再采...

    2177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鉴定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几种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鉴定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几种方法

    1、外观直接观察鉴定 外观菌种,菌丝浓白、粗壮、富有弹性,则生命力强;如果菌种菌丝萎缩,干燥无色泽,或菌丝体自溶产生了多量红褐色液体,则生活力已变弱,不宜再用;木块菌种如仍保持硬实,则属于生活力强的菌种,如若木块变得软化松散,则已老化,不宜使用。 2、培养观察鉴定 对于分离、选育和引进的菌种,通过...

    2261 蘑菇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猴头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猴头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在猴头菇栽培管理的各个技术环节,采取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措施,杜绝或减少病虫害入侵的途径和机会,创造有利于猴头菌生长发育但不利于细菌和害虫发生繁殖的生态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到最低限度。在确实需要用化学药剂防治时,只能使用低毒药剂,且应在未出菇前或每潮菇采收后进行,并注意少量...

    1194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