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斑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能够繁育。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朝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养分充溢,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香椿为楝科落叶乔木,树干通直,幼苗和嫩叶可作为蔬菜食用。若错过春天育苗时机或育苗失利,也能够进行夏天育苗。
一、整地耕作前每亩施土杂肥5000kg,氮、磷、钾复合肥100千克,耕深30厘米以上,要求施肥匀称、土碎、地平。整地后做成宽0.5 米的高畦,天旱可浇灌,雨涝能排水。
二、播种用前一年采集的新种子,发芽率可在40%以上。播种前用凉水浸泡12小时,捞出即可播种。用锄开沟,每畦2行,行距20厘米,盖土0.5厘米,每亩用种4千克。
三、播后管理由于夏天气温高,雨水多,不利于香椿发芽,可搭阴棚或遮阳网遮阴,覆草也可把地温抑制在25摄氏度以下,用喷雾器喷水,把土壤湿度抑制在16%至18%,约13天后可出芽。出芽后喷800倍的立枯灵防病。当苗高10厘米时,结合中耕锄草进行剪苗,株距10厘米。为培育优质壮苗,每隔7天喷0.02%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1次,连喷4次,并喷25%的三唑酮2000 倍液,预防香椿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