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喜湿,适应性强,其须根较发达,对营养的吸取面广,但入土较浅。采用宽膜平铺种植,具有提升土地使用率和灌水效率、及早成熟、品质好、商品率高等优点,较通例种植一膜双行增产50%左右,节省用工和成本。
一、种植要点
1、培育壮苗
①壮苗标准 一般移栽时.要求苗高18-24厘米,具有3-4片叶,茎粗在0.5-0.8厘米之间。苗龄达40-50天。
②育苗时间 一般3月中旬比较适宜,过早成本高,且易抽苔。
③苗床预备 选择土质肥沃、疏松、保水、保肥性能强的地块,一般每米2苗床施磷酸二铵0.1kg、硫酸钾0.1公斤,将其翻人耕层15-20厘米处,每667米2所需苗床面积为2-3米2。
④营养物质土配制 每米2需8-10公斤养分土。腐熟有机肥、沙壤土、肥沃的圈土按1:2:3的比例混配匀称,每10kg养分土加多菌灵10克、敌百虫20克过筛后备用,养分土必需筛选。
⑤品类选择 采用长日照白皮洋葱中晚熟高产的美国洋葱-W-2和日本白皮一代杂交种。
⑥播种办法 将苗床精细整平灌足底水,待水下渗后匀称撒播种子,随后覆盖1厘米厚营养物质土,每667米2用种为4-5公斤。
⑦出苗期管理 从种子萌芽到第1片真叶发生为葱头的出苗期,约需15天,发芽出苗温度20%左右,播种不宜过深,培土不能过厚,幼芽出土前坚持土壤湿润,避免土壤板结。
⑧小苗期管理 从第1片真叶形成到定值为小苗期,约40-50天,小苗成长适温为12-20摄氏度。通过分苗后的小苗发根早先,已进入旺盛成长,继而进入鳞茎膨大初期,适宜温度为20-26摄氏度。
⑨苗床管理 洋葱从播种到出苗需7-10天,小苗成长缓慢,需增加苗期管理,出苗前坚持苗床湿润。栅内温度超过30摄氏度放风降温,苗齐后每米’追尿素15克加水;15公斤,早先追肥依苗情而定,苗期人工锄草,株距1-1.5厘米。
2、定值移栽
①田块预备 选择灌排方便、地力较好的地块,每667米2施有机肥3-5吨、钾肥30kg、磷酸二铵20-30公斤、尿素10公斤左右,深耕耙平耙碎,畦向以畦内不积水较好。
②移栽时间 一般在5月上旬前后移栽,苗龄45天以上,具有4片叶。
③开沟铺膜 用开沟机一次完成开沟铺膜,也可先用机械开沟,然后人工平整。人工铺膜选用1.4米、厚0.008毫米的超薄膜。做到沟面子直,铺膜平整严实。采用120厘米膜上以6行定值,按株行距16×18厘米打洞定值,深度3厘米左右,每667米’订植2.6-2.8万株,苗定值于土中要栽实,随订植完一畦,随浇水。定值5天后,浇缓苗水并补缺苗。
3、田间管理
①灌水 订植后准时浇水以利缓苗,缓苗后增加中耕保商,进入发叶盛期后,恰当增加灌水,鳞茎膨大前10-15天浇水后墩苗,促进洋葱从叶部成长向鳞茎肥大过渡转机,大肥大水,易导致疯秧,影响鳞茎肥大。
②墩苗 洋葱鳞茎开始膨大时,气温升高,且蒸发量和植株成长量紧接着加大,勤浇水,坚持土壤湿润,收获前10-15天停水。
4、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①霜霉病、灰霉病和紫斑病是洋葱的重要病害,采用甲霜灵锰锌、杀毒矾、托布津等防治和治疗。
②防治和治疗蓟马、潜叶蝇为害,重要用康福多、一遍吡虫啉等农药。地下害虫葱地种蝇,采用辛硫磷、乐斯本灌水时随时浇灌防治和治疗。
二、效益解析
洋葱采用宽膜平铺移栽技术,下降生产成本,提升栽培密度,早熟10-15天,生育期延长8-10天,较一膜双行栽培下降劳动量40%以上,品质好等。据解析,667米2较通例种植方式增产1243kg,可增收591元。
三、技术优点
1、提升土地应用率,加强栽培面积收入。采用宽膜平铺种植技术,可较通例一膜双行种植提升土地应用率35%-45%,每667米2可增收800-1000元。
2、采用宽膜平铺栽培较一膜双行栽培法下降劳动率40%以上。
3、采用宽沟膜上灌溉,加强地表覆盖,渗透性好、蒸发小、灌水质量好,水使用率高,有利于作物抗旱丰产,同时减少了灌水后土壤墒晴不均和土壤蒸发。